1、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问题。
1.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2.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A.a
B.b
C.c
D.d
E.土地生产力大小
F.水资源的多少
G.基础设施的建设
H.经济规模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和城市化。
1.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最容易形成城镇,由图例可知a、b、c、d四个位置中b位置最优越,有较大的绿洲,且位于河流交汇、铁路经过的地方。
2.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由于此处有绿洲、沙漠,说明这个地区比较干旱,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水资源的多少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以下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符合河水运起点、两河交汇处,河口顺序的是
A.上海—赣州—武汉
B.赣州—重庆—广州
C.宜宾—重庆—天津
D.天津—广州—重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上海、广州、天津位于河流入海口;赣州位于河流水运的起点;武汉、宜宾、重庆位于河流交汇处。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区位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掌握主要城市的区位特征,可结合地图分析,本题还可结合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读图完成题。
1.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曲线是2.依图可知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M1
B.M2
C.N1
D.N2
E.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F.发达地区所占比重达到顶峰
G.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H.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特征,起步于二战后,水平低,但发展快。分析图中M1和M2曲线的变化。由于M1一直大于M2,故可确定M2代表欠发达地区。符合的是B项。
2.由图可知:世界城市人口总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图中显示M2从1925年前后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图中N1和N2表示两类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20世纪20年代中期N2所占比重达到顶峰;在20世纪70 年代中期两条线相交,即所占比重持平。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世界城市化水平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比重。解答该题需要明确不同阶段不同国家城市化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该过快的原因是
A.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B.城市建设经验不足
C.人口素质不高
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地的城市化发展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应该过快。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和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化的关系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城市略图,回答问题

该城市区建设发展方向最有可能是
A.向西扩展
B.向北扩展
C.向南扩展
D.向东扩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根据图示由于受京珠高速公路经过的影响,故判断该城市市区可能逐渐向靠近交通便利的高速公路沿线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