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2)AB河段的河流流向为 。 C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 。(4分)
(3)在图中画出可能发育的河流,并标注流向。(2分)
(4)当地拟在A、B两处中选择一处修建水库,试比较AB两处的建坝条件。(3分)
(5)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图示区域中间属盆地地形(1分)周围有山地(1分)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1分)。
(2)先由北向南,(1分)再向东南。(1分) 400≤H<800(2分)
(3)图中可能发育的河流,及其流向如下图所示: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注:此题最多给3分)
(5)丁处(1分)。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1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1分),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本题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及其变化特点可描述出其地形、地势特征:盆地地形,中间低,四周高。
第(2)题,首先根据图中指向标确定出图示区域的方位,然后判断AB河段的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C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以根据公式:(n-1)d≤H<(n+1)d,计算出,其中n=3,d=200。
第(3)题,河流在山谷中发育,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图中可能发育的河流,及其流向如下图所示:

第(4)题,可以从库区面积、蓄水量大小、淹没土地多少、工程量大小和人口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5)题,滑坡多发生于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的地区。丁处是四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的地方,因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明确河流流向、水库选址、陡崖计算等问题的判断。另外本题还可考查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跟地形: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开阔;水运:处在河流交汇处,水运发达;水源:有河流,水源充足。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目前为止,主要靠?的研究
A.深层钻孔
B.地震波
C.岩浆喷发
D.卫星定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科学家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下图所示的经纬网示意图中,用k1、k2、k3、k4分别表示AB、AC、BD、CD段的比例尺,那么各线段比例尺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A.k1>k2=k3>k4 B.k2=k3>k4>k1 C.k4>k1>k2=k3 D.k1>k4>k2=k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由图可知AB、AC、BD、CD段的图上距离相等,且相邻经线或者纬线的差均为50°。根据经线、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图中四段经纬线的长度关系是AC=BD〉CD〉AB,根据图上距离相等时,实际距离越长,比例尺越小,结合图中比例尺的代号,所以比例尺关系是k1>k4>k2=k3,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比例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3㎞
B.2㎞
C.4㎞
D.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比例尺。比例尺为1:50000,即图示1cm表示实际距离500M,故图示直线距离4cm,表示实际距离2KM。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一(2)题。

小题1:图中洋流最有可能是
A.秘鲁寒流
B.本格拉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千岛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