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陆地水及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是河流最稳定的补给水源
B.河水和地下水可以互相补给
C.世界陆地水资源的分布,一般说来是比较均匀的
D.热带地区可能有冰川分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目前全球有11 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 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 年,全球2/3 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有资料表明,伴随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在1998 年达到2 500 万人,第一次超过“战争难民”的人数,据预测,在2025 年之前, 由水荒导致的难民多达1 亿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1 ~2?题。
1.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
B.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
C.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
D.气候变化
2.在目前状况下,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方法是?
[?]
A.发展生态农业?
B.加强海水淡化
C.减少浪费和污染?
D.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左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下图右显示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可见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类时间差逐年变大,这最可能是由于(?)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B.随经济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
D.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类时间差逐年变大”反映河流流域内对河流的径流量的调节能力增强。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涵养水源,降雨时使河流达最高水位时间滞后,并且减小水位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变化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河流所在流域的植被覆盖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左图“某地降水量”与右图“河流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图”,回答35-36题。

35. 右图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内植被覆盖良好的流量曲线是
A. ①?B. ②?C. ③? D. ④
36.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保持水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也很明显。下图中四幅图(比例尺相同)中的植树造林方案,效果最明显的是

A. ①?B. ②? C. ③?D. 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
小题1:若集水区内植被覆盖良好,由于植被能涵养水源,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故植被覆盖好,则河流径
流达到最大值较降水量最大要晚,故选D项。
小题2:山坡植树的一般规律:树行与水流方向垂直,即与等高线平行。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中右侧分别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关于图中河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P湖为外流湖,水面季节变化较大
B.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C.甲河为内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乙河流穿越了背斜谷地
小题2:关于甲河流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常年受到台风影响
B.存在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D.冬季盛行西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BD
小题2:B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河流是否流入海洋,可知P湖为内流湖,水面季节变化较大,甲河为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再根据河谷东西横剖面图和Q湖湖面变化图,可知乙河流穿越了背斜谷地,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小题2: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甲河流流域属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降水量大,因而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夏季,南半球七月是冬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湖泊不同季节蓄水面积分布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气候类型的成因、河湖水文特征和地质构造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