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生物
B、水分
C、大气
D、岩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图,完成问题。
1.下列大区中,垂直地域分布最明显的是2.由5区中部经过3区到6区中部,沿线地带性植被的变化情况是
A.2区
B.4区
C.6区
D.7区
E.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F.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G.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H.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7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垂直地域分异最明显。选择D项。
2.5区位于云贵高原,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区位于黄土高原,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6区位于西北地区,植被是温带荒漠。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土壤既是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又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华北地区是黄土地,成都平原分布着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土壤颜色与制约其形成因素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黑土——草类植物大量生长
B.黄土——湿热的气候条件
C.紫色土——风蚀作用
D.红壤——岩石性质和特征
2、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
[? ]
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
D.空气的氧化作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图中①→②→③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3分)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9分)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12分)
参考答案:
(1)水分
(2)①地降水比③地多。①地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③地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
(3)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农作物缺水减产,导致病虫害暴发而使农业受害面积加大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干旱,蒸发加剧,后备水资源不足,荒漠化加剧等。
本题解析:
(1)从图中三地位置及自然景观可知,①→②→③自然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水分。
(2)①地距太平洋近,太平洋水汽易到达,降水多;③地位于西北内陆,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其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降水较少。
(3)天山冰川消退与气候变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会使该地区更加干旱,对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体现了( )
A.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一致
B.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D.一个区域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即影响土壤、水文和地貌条件,反映了自然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信息,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的基本表现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