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B.鄂毕河水力资源的开发 C.自然资源的大规模采掘 D.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36分) 参考答案:(1)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中新网2011年3月1日消息,2月利比亚发生骚乱,为确保中国驻利比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通过多种途径,经过希腊、埃及、突尼斯、马耳他等国家,撤离在利比亚的滞留人员。截至3月1日14时,中国已从利比亚撤出中国公民累计约32000人。结合各国资料,回答1—3题。 1、由于国家骚乱和冲突导致大批人口流亡异国他乡的人口迁移,最可能是 [? ] A.环境移民 B.外籍劳工 C.国际难民 D.科技移民 2、利比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之一,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原因 B.经济因素 C.历史因素 D.政治因素 3、下列国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 [? ] A.希腊 B.利比亚 C.突尼斯 D.埃及 参考答案:1、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回答27-28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小题1:指的“7亿左右”是我国最适宜人口数量,即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下的人口数量,即人口合理容量。
小题2:A项加大对资源的开采力度,但资源总量不变,则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不变;错误。B项开发新能源,能增加资源总量,故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正确。C项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则环境承载力减少;错误。D变耕地为工业用地,使粮食总量减少,可能使环境承载力下降;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小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14亿~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亿~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8亿~9亿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依小康消费水平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应是8亿~9亿。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有关。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的地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