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0°-15°S向南移动 B.15°S -23.5°S向南移动 C.0°-15°S向北移动 D.15°S -23.5°S向北移动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结合时政热点考查区时计算、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和岩石类型等相关内容。
小题1: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为13日10点,温哥华(123°7′W)位于西八区,区时较北京时间晚16个小时,故选C项。
小题1:2月13日处于春分日之前一个多月,故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10°S左右,并向北移;故选C项。
小题1:材料反映冰壶的石材为花岗岩,花岗岩和安山岩都属于岩浆岩。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D.黄赤交角的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故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故而形成了四季更替。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注意“根本原因”的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150°W某地全年白昼小时数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一年中白昼最大差值约2.图中曲线a→b→c→d点的过程,经历了
①1恒星年?②1回归年?③白昼时长由短到长再到短
④晨昏线每天由东向西移动360°3.若图中b点这一天正值日出时,此时北京时间是
A.6小时
B.13小时
C.16小时
D.19小时
E.①③④
F.②③④
G.①②④
H.①②③
I.4月29日16点
G.4月30日16点
4月31日22点
5月1日22点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一年中昼长最长约19小时,最短约6小时,其白昼最大差值约13小时。
2.图中曲线a→b→c→d点的过程不可能即是1恒星年,又是1回归年,所以C、D选项错误。晨昏线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一个太阳日移动360°。
3.B点在5月1日昼长为16小时,日出时间为4时,即150°W地方时为4时,计算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结果为5月1日22时。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环境与环境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