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 C.北京寒潮 D.哈尔滨洪涝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①是赤道低气压带,是气流上升而形成,A错。⑤是低纬信风带,从风向右偏,判定是北半球,所以是东北风,所以B错。②是高气压带是空气动力下沉形成的,C错。⑥是中纬西风带,因是北半球,所以是西南风,D对。
【小题2】根据图中风向右偏,判定是北半球,所以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北半球是冬季,北京可能出现寒潮, C对。梅雨在6月中到7月中,伏旱在7-8月,哈尔滨洪涝在夏季,A、B、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不同区域气候的季节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
A.北纬20°地区
B.北纬40°地区
C.北纬60°地区
D.赤道地区
【小题2】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大气厚度
C.大气云量
D.通过的大气路径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所以可能总辐射量高,有效辐射量低的纬度即云量最多的地区。读图可以判断是赤道地区,D对。
【小题2】读图,可能总辐射量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区递减。所以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A对。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大气厚度差异不大,B错。大气云量不在考虑因素内,C错。每天太阳辐射通过大气路径变化基本一致,差异主要是太阳高度造成的,D错。
考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B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A、B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B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小题2】此后,来自A地的天气系统影响到B地,造成农业减产,此灾害可能为( )
A.台风
B.地震
C.雾霾
D.寒潮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B点上空等压面向上弯,说明B点高空是高压,近地面为低压。所以A点近地面是高压,风从A吹向B,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东北风,C对。
【小题2】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A地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寒冷的高压,所以造成农业减少可能是寒潮,D对。结合前面分析,此时是冬季,该纬度没有台风影响,A错。地震与气压无关,B错。雾霾对农业影响较小,对交通影响较大,C错。
考点:等压面,热力环流,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示意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中乙地所属的山脉是?山脉,该山脉是因
?而成。该山脉对甲地所属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是?。
(2)图中A地终年少雨、B地终年多雨,分析两地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
?
A地附近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3)图中丙地所在地是阿根廷重要的牧场畜牧业区,其农业生产特点是实行围栏放牧、?、?。
(4)世界气象组织在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发布报告,称2011年全球气候受到强拉尼娜现象的严重影响。拉尼娜出现时,南赤道暖流强度?,A地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持续?。拉尼娜会造成气候反常,热带太平洋西部沿岸地区易发生?和?灾害。
参考答案:
(1)安第斯?两(大陆)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山脉的阻挡作用使(地中海)气候区分布在沿岸狭窄的区域内(气候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3分)
(2)A地受副高控制或盛行离岸风(盛行风来自内陆)1分、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1分;B地盛行迎岸风(盛行风来自海洋)1分、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1分?上升流1分带来下层海水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充足)1分,吸引大批鱼群?(6分)
(3)经营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任答两点)(2分)
(4)变大?下降?台风?洪涝(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判读:图中乙地所属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该山脉是因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而成。该山脉对甲地所属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是气候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
(2)图中A地终年少雨、B地终年多雨,两地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A地受副高控制或盛行离岸风、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B地盛行迎岸风、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A地附近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上升流带来下层海水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吸引大批鱼群。
(3)图中丙地所在地是阿根廷重要的牧场畜牧业区,其农业生产特点是实行围栏放牧、经营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和商品化程度高。
(4)世界气象组织在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发布报告,称2011年全球气候受到强拉尼娜现象的严重影响。拉尼娜出现时,南赤道暖流强度变大,A地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下降。拉尼娜会造成气候反常,热带太平洋西部沿岸地区易发生台风和洪涝灾害。
点评: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如下
?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
图示

洋流
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生物
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诱饵,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境,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天气气候
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部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第二届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举行。期间,南京园林工人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A.削弱大气逆辐射,降低白天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每年7、8月份,我国长江流域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光照强,因此此时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削弱(主要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考点:气候、大气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