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加快主要是由人为原因(破坏植被等)导致西北地区生态恶化,自然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小题2:A项为过度用水,会加剧土地沙化程度。B项可在相对较为湿润的地区发展,但对整个干旱区而言,也会加大环境压力。D项不现实。
小题3: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多发于冬春季节。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A错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为夏季,B错误。南半球大陆气温较海洋低,判断为南半球的冬季,为北半球的夏季,D错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近日点(1月初)最快,故C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而治理措施一般针对原因分析即可,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和结合选项的合理性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 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图,完成问题。
?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
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小题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生态问题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图中曲线显示,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是 0~40°,随坡度的加大,侵蚀强度加大;40°~90°随坡度加大,侵蚀强度减弱。
小题2:坡面上侵蚀强度受坡度、径流量、流速、地表植被覆盖度等影响。坡度大, 受雨面积小,径流量小,因而侵蚀程度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山西省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目前山西省产业结构中采掘业占主体地位
D、山西省充足的水资源为燃煤发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 近年来,承德市始终坚持“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群众拓财源”的宗旨,加大林业建设力度。其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造林育林超千万亩,为京津地区建起了防风避沙的绿色屏障,显著改善了京津周围的生态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期有效促进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重大牺牲的地区发展。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

参考答案:(1)C
(2)C
(3)东北;林区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压力大,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森林火灾(答2点即可)
(4)控制人口增长;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鼓励保护性开发,实施生态补偿;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消失图,回答各题。
小题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快的是哪个洲 ( )
A南美洲? B北美洲? C 亚洲? D 欧洲
小题2: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含了森林的一种环境功能,请思考搭配正确的是 ( )
A 天然“净化器” :吸烟滞尘?
B 天然“绿色卫士” :保护农田
C 天然“美容师” :净化空气?
D 天然“吸尘器” :防风固沙
小题3: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土壤肥沃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快的是亚洲。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天然“绿色卫士” 是指保护农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雨林营养全部保存在生物体内,所以土壤贫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