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表2为新加坡和上海自由贸易区部分指标对比。

(1)简述上海自贸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2)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上海应向新加坡学习经验有?。
(3)近期有个别内陆省份也在申请下一轮自贸区的名额,如果完全照搬上海自贸区的做法,
是否可行,请做简单阐述。?
(4)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带,请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1)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沿江沿海的分布;位置形态呈点状分布。(3分)
(2)与新加坡相比,上海应进一步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拓宽渠道,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尤其是高等教育;加速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普及(3分)
(3) 不可行;把握“内陆省份”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差异、人才资源、历史基础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不能简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3分)
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提高。
不利: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热岛效应增强;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4分)
本题解析:
(1)从图形可知上海自贸区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主要沿江沿海分布;呈点状分布。
(2)新加坡与上海相比的优势都可以拿来学习。加强货物贸易;提高服务业的劳动效率;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高等教育;加速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普及等等。
(3) 不可行;由于“内陆省份”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差异、人才资源、历史基础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不能简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
(4)(4)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出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提高。不利: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热岛效应增强;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流域内多山,地势起伏大
C.河流水量稳定而平稳
D.利用地形发展陆地交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概况。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冬春降水较多。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关于荒漠化及其危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只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荒漠化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C.荒漠化只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D.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不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2009年以来,我国分四批先后批准了3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B.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 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C. 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是增加了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资源利用率,主要目的是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C对。对公民的环境意识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A、B错。对缩小经济差距关系不大,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区略图,读图回答26、27题。

小题1: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f省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小题2:关于a、b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产量高
B 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 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下游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
D 平均海拔高,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成为发展陆路交通的自然障碍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图示各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应是c新疆,而b表示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故受风沙危害较小,②错误。
小题2: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表示西藏,b表示青海,河流①表示雅鲁藏布江,其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其下游流经南亚地区,注入印度洋,故C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只要掌握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能分析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等内容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