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正是我国在________________(北极或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2)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____。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合肥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
(5)图中P、Q两地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 下图中甲图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正午杆影(朝向与长度)特点而设计的理论分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正午时刻的旗杆影子是OE,其朝向和长度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是该组在某日某时段内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
? 则图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_____;当该地杆影最短时,北京时间刚好11时,
? 则该地的经度是______。
(3)若甲图是该地日影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那么该地可能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地球上偏东地方的地方时偏早,但并不意味着偏东的地方就一定先见到太阳。
[? ]
4、综合题 下图是从极点上空看到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所示日期为______________。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太阳直射点坐标:纬度_________,经度__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点。昼夜等长的是______点。
(5)早晨6点的是_______点。
(6)A点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点。
(7)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90°的是_______点。
5、单选题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 ]
A.5时
B.7时
C.19时
D.2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