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逻辑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整体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巴西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2)甲河为亚马孙河,该区域的自然带名称是什么?近些年来,人们发现“亚马孙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减
? 少了,但是河流的径流量却增加了……”,试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结合资源的综合利用加以
? 解释。(要求:言简意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2)热带雨林带;地理环境的各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
? 至整体的变化;热带雨林的破坏,使森林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较少;同时,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下
? 降,水土流失加剧,径流量反而增加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某小组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选取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图乙图。
1.甲、乙两图正确地反映了地理环境变化的是2.我国某地水热状况与④、D地区相似,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
A.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
B.乙图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降水量变化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的降水量变化
E.热带种植园
F.地中海型农业
G.绿洲农业
H.旱作农业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图可看出由F到A年积温一直增多,所以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A对;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应该是先降低再升高,故C错;乙图得出由①到⑥年降水先减后增,B项沿海到内陆的降水应该是递减的,D项平原到高原的降水不确定,故B、D错。
2.④降水在300-600毫米,D年积温在3000-5000,符合两者地区在中国北方地区,故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旱作农业。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著名绿色工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绿化工程最为广泛的树种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