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将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转移到经线上,约跨经度2.5°,故距离约2.5*111KM。
小题2:图示P平原为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沼泽广布,故首先应排水。
小题3: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故热量不足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
小题4:P平原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地,属于湿地。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线路。(6分)
(2)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哪些区位优势。(8分)
(3)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上部分产业的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2分);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2分);(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上升与环境的恶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性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2分)。(或答: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沿海经济圈转移,沿海经济圈向中西部转移的局面)。
小题2:临海(地处沿海)(2分);历史上著名的对外开放地区(2分);临近港澳(2分);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2分);国家政策优势(2分)。(每点2分,但总分不超过8分)
小题3:促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2分);加快工业化(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城市化进程(2分);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2分);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分)。(有利影响4分,不利影响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结合图例,注意先后顺序分析即可。
小题2: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价)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历史条件)等因素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小题3: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迁入地)的影响主要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能调用课本产业转移、区位影响等相关内容分析。注意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岛屿示意图”,回答23—24题。
小题1:该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地之一,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晒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③地被称为中国“雨极”,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洋流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大气环流
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台湾。结合岛屿轮廓判断为台湾岛。第23题,晒盐主要从气候(晴天多)、地理位置(沿海)、地形条件(地势平坦)等方面分析;也可以结合该岛著名的盐场—布袋盐场的位置来判断。
小题2:第24题,③中国的“雨极”---火烧寮,主要是由于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被称为“母亲伏尔加”的河流,在图中的字母代号是________,A水域南岸地区属于_________气候类型(2分)
(2)D河流域是该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请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区位因素。(5分)
参考答案:(1) C.(1分)?地中海气候(1分)。
(2) 商品谷物农业(1分)。 地形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著名黑土分布区;河流灌溉方便;气候温暖湿润。 地广人稀,工业基础好等 。(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1)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注入里海。A水域表示黑海,其南岸接近地中海,故为地中海气候。
(2)D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黑土),且地广人稀,故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