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3?26′N,15?E)
C.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D.甲地的气候干湿季分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甲位于回归线上;甲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7时,可以算出甲的经度为165°W,位于太平洋岛屿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23°26′这一天,是北京的
[? ]
A.春分日
B.冬至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目前,有关人类对太阳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增多时,耀斑也频繁发生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等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从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太阳风、耀斑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所以黑子数目的多少才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珊瑚礁是指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珊瑚礁。珊瑚一般要生长在水温22-300C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同时其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
材料二:"世界珊瑚礁分布示意图"。
(1)我国地质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在喜马拉雅山山坡上找到珊瑚化石,请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古地理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西东北海岸海域海水温度在25~32℃之间,但珊瑚礁并不多,分析缺少珊瑚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东北海域有大量的珊瑚礁,请评价这些珊瑚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很久以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曾为温暖浅海环境,后来由于地壳的水平移动,海洋变为陆地。
(2)由于亚马孙河向该海域注入了大量的淡水,降低了海水的盐度,不适合珊瑚生长,所以珊瑚礁不多。
(3)珊瑚礁的功能较多,它对海岸具有保护作用,是弱化强海流及大浪的防波堤,守护着海岸;珊瑚和珊瑚礁可以调节海水的CO2浓度,维持海水中CO2的平衡;珊瑚礁是重要的旅游景观,可以在珊瑚礁区建立海洋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既是人们的旅游胜地,又是科研基地。不利的方面是对海洋航运有一定的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4月15 日海口市地方时上午6:30,海口市救援人员乘飞机赶往玉树灾区,5小时后到达玉树。设海口(200N,1100E)15日昼长为12小时20分,玉树(330N,970E)15日昼长为12小时50分,那么海口救援人员15日这天所经历的昼长为(?)
A.12小时20分
B.12小时50分
C.13小时12分
D.13小时27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两地昼长可计算出两地日出时间:海口=12-12:20/2=5:50,玉树=12-12:50/2=5:35;飞机起飞到达玉树时的时间为6:30+5+(110-97)*4=10:38;10:38以前的昼是在海口和飞机上过的共是6:30-5:50+5=5:40,10:38以后是在玉树经历的白昼时长为12:50-10:38=7:47,综合得出救援人员15日这天所经历的昼长为=7:47+5:40=13:27.。选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