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图及“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图17)

材料二?图18为“1951—1997年该地区年平均温度、水稻种植面积及单产的变化图”。

(1)据图中信息判断①、②、③三地适宜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3分)
(2)结合调水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差异说明“北水南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地区水稻生产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4分)
(4)图中②地区主要灾害有洪涝、干旱及_______________等类型,并说明该地区应采取的
主要防灾措施。(3分)
2、单选题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问题。
1.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E.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F.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G.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H.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3、综合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阶段Ⅱ成果:
? 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 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_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3)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题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说出长株潭城市群体系特点及其分布特征。(4分)
目前长沙市的三大支柱产业是机械制造、烟草食品、电子信息;株洲市已形成以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中小航空装备为主装备制造业。湘潭市在建国初期就成为以重化工业为主、工业门类齐全的工业城市。2000年以来,湘潭市逐渐蜕变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中心,以精品钢材及深加工、电子信息等为支柱的现代工业新城。
(2)分析湘潭市发展精品钢材及深加工的有利区位条件。(5分)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进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4)说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2分)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农事安排表,完成1~2题
? 
1、下列地区最易采用这种农事安排的是
[? ]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太湖平原
D、华北平原
2、该种农业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劳动力丰富
[? ]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