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2019-07-03 04:40:27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甲地修筑码头比乙地好 B 整治此河段最好的措施是清除河道泥沙,疏浚河道 C 这条河流位于南半球 D 此河段位于河流的下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甲地位于乙河流的上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地地质构造与下列地理事物成因相同的是 A.庐山、泰山 B.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C.死海、贝加尔湖 D.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 小题2:研究发现,近年来乙河流河口 91eXaM.org地区泥沙堆积明显。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该流域降水量减小 B.乙河流流速减慢 C.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大 D.海平面上升,海水的顶托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是因地壳的水平挤压形成的。庐山、泰山为断裂上升;死海、贝加尔湖、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都为断裂下陷;而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地壳的水平挤压形成的褶皱山。故选B。 小题2:流域降水量减少,河流泥沙减少,河口泥沙会堆积减少;乙河流速减慢,携带泥沙减少,河口泥沙堆积减少;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大,使河流的泥沙含量减少,河口泥沙堆积减少;而海平面上升,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入海的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在河口的堆积明显。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28-29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①处为背斜成岭 B.图示地区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②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E.甲—Ⅲ F.乙—Ⅱ G.丙—Ⅳ H.丁—Ⅰ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C。图中背斜②没有成谷;B项地质基础较稳定,没有发生断层;②处岩石不一定比③处坚硬,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而向斜中心受水平挤压力作用。 2.B。甲处海拔4 500米以上且位于温带地区,有冰川侵蚀作用;乙处是冲积扇(I),丁处为三角洲(Ⅳ)。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甲图:某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2:乙图:甲图中河流侵蚀基准面变化示意图。
 (1)这种地貌是根据?半岛上的高原名字命名的,该半岛所在地区的植被都具有?特征,形成原因为?。 (2)图中河谷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为?,其形成原因为? ?。 (3)我国境内这种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地区,该?地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避免哪些问题? (4)根据乙图回答:此图表示?侵蚀,如果图中侵蚀基准面上升,水流搬运泥沙能力??(增强或减弱),河流发生??(侵蚀或堆积)。
参考答案: (1)巴尔干?耐旱?夏季是植物生长期,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炎热干燥 (2)断层?中间岩块相对于两侧岩块下陷 (3)云贵高原防止植被破坏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石漠化;修建水库应防止漏水;修建交通T程应避开断层和地下溶洞。 (4)流水减弱堆积
本题解析: 本题以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第(1)题,图甲地貌属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在巴尔干半岛的喀斯特地区最典型。此处属地中海气候区,植被耐旱。第(2)题,结合图甲岩层构造知河谷为断层构造。第(3)题,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云贵高原地区最典型,开发时应注意水土流失、漏水,工程建设注意避开断层、地下溶洞等。第(4)题.侵蚀基准面上升,河流落差减小,流速减慢,侵蚀减弱,堆积增强。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小题1:海洋中的现代沉积物主要来源于 A.甲处岩石 B.乙处岩石 C.丙处岩石 D.丁处岩石
|
小题2:下列关于岩层形成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defg
C.cdba
D.dcba
小题3:关于丙丁之间的地质构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岭
B.背斜
C.向斜
D.地垒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为丁处位于山脉背对海洋的一面,物质(土、石)被冲刷后不会进入海洋。
而甲乙在以前的海拔要比现在高,由于水流长期冲刷,大量地表堆积物已被冲入海洋,形成了沿海平原(甲)和山前倾斜平原(乙)。所以现代沉积物主要来自地势较高、尚未被冲刷完全的丙处。 而且乙处的岩层早就缺少了一层,显然已被冲走了,所以不可能是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岩层的位置判断,岩层形成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dcba。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丙丁之间的岩层向下弯曲,所以为向斜。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