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 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级行政区

[? ]
A、沪豫粤苏
B、沪苏津粤
C、鄂粤津苏
D、津苏沪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7.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②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③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④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③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④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客家原是居住在中原的汉人,西晋以来几经战乱,他们辗转南迁,直到宋元时期迁到闽粤交界,形成独具特点的客家民系。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高达五六层的圆形、方形、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客家土楼。楼内数百人聚族而居,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同样大小的居住单元,不论朝向、不论方位,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如图6-1-2)

(1)材料二说明?因素也可以影响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
(2)土楼采用的建筑材料是受?因素的影响,建筑方式又与?因素有关。
(3)这种为世人称奇的房屋建筑是 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房屋建筑的式样主要起到 功能。居住的特点又说明客家族的 特征。
参考答案:(4)风俗习惯、文化背景
(5)自然环境?技术水平
(6)客家族由于数代人不断迁移,形成家庭内部极强的凝聚力,也只有家庭内部的紧密团结才能在新定居地生存
圆形土楼的防卫性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安全的作用
其居住方式体现了家庭内部的平等团结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自然环境因素对民居的影响,以及人们利用自然资源为自己服务能力这一知识内容的情况。聚落形式和形态受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技术条件以及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众多因素影响,从房屋屋顶结构能反映当地降水等的气候特征。客家土楼建筑材料使用土、卵石和杉木等,反映出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源状况,房屋的高度,则与当时的技术水平密不可分聚落布局形式紧密,居住一律均等,说明了客家族经过长期而形成了一种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社会文化心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马太效应示意图。“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占世界人口1% 的富人掌握着世界上35% 的财富。下列关于“马太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马太效应”会提高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
B.“马太效应”会降低现有资源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C.富国有义务在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D.全球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越强,贫困群体的生活越艰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