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奇特,主峰天柱峰(图1)如巨柱擎天,飞来峰(图2)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图3),峰雄石奇,是我国5A级景区,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据此回答问题。
1.飞来石来自于2.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A.冰川漂砾
B.火山弹
C.陨石
D.花岗岩风化
E.沉积——断裂——抬升
F.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G.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H.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1.材料反映该地区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故塑造图示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地貌。
2.花岗岩的形成是由于岩浆侵入地壳而形成的。而目前形成的花岗岩峰丛地貌反映花岗岩出露地表(反映地壳上升),周围岩体被外力侵蚀而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假设下图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海风入侵时污染物输送状况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当盛行风在一年中最为强盛时2.当海风在一天中处于最强盛时,有可能是
A.宁夏平原到河套平原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B.长江口正处于一年中盐度最低的时刻
C.阳光可以直射汕头市的井底
D.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E.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
F.接近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时刻
G.北美五大湖区旭日东升的时刻
H.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的时刻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盛行风为北方,最强盛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凌汛主要发生在初冬和春初;长江口盐度较高;北半球陆地气温低,等温线向南弯曲。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当海风在一天中处于最强盛时,为白天,陆地气温最高时,为午后14:00左右,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最多,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五大湖及南美洲热带雨林区位于西五区附近,时间为深夜。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1.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E.巴西暖流
F.本格拉寒流
G.东澳大利亚暖流
H.加那利寒流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所在等温线分布反映越往北温度越低,即为北半球,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故①处洋流自南向北流,故判断暖流;②所在等温线分布反映越往北温度越高,即为南半球,②洋流自南向北流,判断为寒流。故选B项错误。
2.结合上题分析,②位于南半球的寒流,故只有本格拉寒流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断和洋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的温度分布规律,并结合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分布的关系和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中M为纬线,且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序号表示洋流。读图回答题。
1.图中所示可能是2.该海域
A.北大西洋中高纬大洋环流
B.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
C.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
D.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
E.①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F.②洋流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G.③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
H.④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中“常年盛行西北风”,可以判定环流在南半球。D项正确。
2.结合上题结论,图中洋流在南半球,①洋流的形成主要受东南信风的影响。②洋流自北向南流,属暖流;③洋流是西风漂流,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④洋流自南向北流,属寒流。不管是暖流还是寒流,等温线弯曲的方向都和洋流流向一致。B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洋流性质的判断及其流向与等温线分布的关系。
点评:该题所给图形非常“简单”,看似容易,但是所考查内容涉及气压带风带、洋流性质、等温线分布以及洋流分布规律等,属于“简约而不简单”的综合性试题,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地一次暖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
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气温上升,气压上升,天气转雨
C.气温上升,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D.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暖锋天气由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过境前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