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小于一半 B.大于一半 C.等于一半 D.不能确定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时间2013年10月30日8点整时,美国纽约区时为10月29日19时左右,由于这时昼短夜长,所以已经进入黑夜,可能出现万家灯火,A正确;此时伦敦为午夜0时,不可能烈日当空,B错误;澳大利亚此时10左右,不是下班高峰;乌鲁木齐当地时间6时左右。
小题2:北京时间30日8时的时候,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30日的范围就是0°自西向东到180°经线,所以全球日期平分。
小题3: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而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因而四个城市中位于南半球的悉尼昼最长,位于赤道附近的新加坡次之,然后是上高,最短的是北京。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18°34′N
B.18°34′S
C.23°26′N
D.23°26′S
小题2: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
A.EM
B.MH
C.HN
D.NF
小题3:当M日时
A.地球公转速度在加快
B.该地日出正东
C.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D.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意,图中E(F)、H 处是二至日,M、N为二分日。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日为90°,说明该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内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排除选项C、D。H日正午太阳从正北方向照射,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H日为夏至日,A项符合题意。
小题2:据上题分析,E(F)为(北半球)冬至日,H为(北半球)夏至日,M为(北半球)春分日,N为(北半球)秋分日。北半球的北京昼长夜短的时段是从(北半球)春分日后到(北半球)秋分日前,对应图中从M日后到N日前;北京昼渐短的时段是从(北半球)夏至日后到(北半球)冬至日前,对应图中从H日后到F(E)日前;综合考虑两因素,HN时段符合题意。
小题3:M日为(北半球)春分日,该日地球公转速度在减慢。二分日该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出现在秋季。春分日时北印度洋还收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流。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科考人员面向北方拍摄到的景观。据此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拍摄到此景观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A.10:40
B.13:30
C.:16:25
D.18:05
小题2:科考人员在该区域考察时GPS定位仪显示的地理位置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东南丘陵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轨迹。此刻人影朝向东北,说明太阳位于西南方,根据人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较大,说明地方时距离12:00较远。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地表景观有大片的沙丘,因为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有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面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部分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7分)
⑴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
⑵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 _____。
⑶此时90°E的区时是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⑷此时晨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度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⑸此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参考答案:(1)23.5°S(1分)
(2)66.5°N--90°?N(1分)
(3)12点?、? 14点(2分)
(4)0°?、? 180?°
(5)26.5°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1)根据图示晨昏线的分布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冬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3)图示90°E为昼半球的平分线,故时间为正午12时,计算北京时间120°E,为14时。
(4)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计算得0°经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计算得180°.
(5)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