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1日的地区各占一半 B.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3日的地区各占一半 C.12月22日的地区大于12月21日的地区 D.12月23日的地区小于12月22日的地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101中有甲、乙两幅图,图甲的大圆表示晨昏圈,P点是北极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点(0°,90°E)的地方时是12点。据此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极圈是极昼现象,水源在北极圈以北全部是白昼。选择B项。
小题2:P点是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最小太阳高度角是0.符合的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2007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规定,房屋建设应确保居室日照时间最低必须达到一定时长标准。你认为日照时长标准应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我国位于北半球,故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则日影达到最长。故居室的日照时间应为一年中最短的。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1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点钟。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前后的阳光照射图,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F点的地理坐标是 ?。(5分)
(3)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个时区。此时以?和?的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
(4)从B点行驶到F点,途经E点,即沿BEF行驶,沿途所行进的方向是先?,后?。
参考答案:(1)3
(2)12月22日;(45°W,23.5°S)(2分);(90°W,23.5°S)(2分)
(3)21 ; 135°E? 180°
(4)西南,西北
本题解析:本题组为晨昏线问题的综合运用。一般可从图中获得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自转方向、时间信息等等。根据本图的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为南半球。晨昏线特征: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为极昼,判断时间为冬至日。
(1)根据晨线与赤道的交点C点的时间为6时,计算A点的时间减3个小时。
(2)此时表示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5°S,直射点的经度为E点所在经线的经度(45°W)。
(3)根据C点(135°W)的时间为6时,计算北京时间为23时,而东十二区时间为新的一天的3时,故北京所在为旧的一天。由于东十二区时间为3时,故新的一天所占为3个时区,故北京所在的旧的一天,占21个时区。此时,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135°E。
(4)沿BEF航行方向:分解成东西和南北方向分析,与自转方向相反,说明始终向西运动,与南极点的距离,先变近后变远,说明先向南后向北运动,总结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该地的经度是(?)
A.100°E
B.110°E
C.125°E
D.130°E
小题3:图中P、Q的北京时间可能为(?)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时间问题计算。
小题1:根据该地二分二至的日出日落时间,判断6:40---18:40为二分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春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故甲表示正北,丙表示正南。
小题2:根据该地二分日北京时间6:40---18:40分日出日落,故北京时间12:40时,当地时间为正午12时,故计算的经度。
小题3:根据图示5:10---20:10的日出日落时间,昼长15个小时,为夏至日,故当地冬至日的昼长应为9个小时,正午为北京时间12:40,故计算日出时间为8:10;日落时间为17:10。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水的运动》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