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与地理环境》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城郊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B.城市道路建设受到限制 C.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D.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变缓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小题1:第27题阶段I中,城市中市中心人口最密集,正是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是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小题2:第28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所以就有部分人口从市中心移向郊区。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世界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下左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
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小题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③时段
B.④时段
C.⑤时段
D.⑥时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 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从图1中可以看出①~⑤阶段,该城市的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应是处于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表现为城市人口数量减少,乡村人口增多,而⑤~⑥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城市人口应该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故选C。
小题2:此类坐标图的读法:过图中标出的点沿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分别做平行线,读出三条平行线分别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即为所求点的三个坐标。从图2中可以看出,乙阶段的就业比重分别为工业接近30%,服务业稍高于20%,而在农业中的就业率约为50%,结合图1,③时段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50%,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住宅、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不同。下列用地地租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住宅、工业、商业
B.工业、商业、住宅
C.商业、住宅、工业
D.住宅、商业、工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商业区选址需满足两个原则,即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区的付租能力也最高,故商业区通常位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的地区,地租也最高;工业区占地面积大,付租能力最低,通常位于城市外缘和干线道路两侧,地租最低。住宅区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人们生活,又方便人们上下班,故地租居中。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A.净化城市空气
B.减轻酸雨危害
C.防止水土流失
D.减轻“热岛效应”强度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减轻酸雨危害,防止水土流失是绿色植物的功能,但不是城市绿化带的功能,所以BC选项错误。净化空气,减轻“热岛效应”强度是城市中的绿化带功能。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