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A.1天 B.14天 C.28天 D.56天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天文台观察某一颗恒星,于2011年3月21日21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星的时间是 [? ] A、21时 B、20时56分4秒 C、21时3分56秒 D、20时3分56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1=3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该地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以看出,该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90°(b位置),应该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结合图中指向标看出,该地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该地北方,故该地应在南半球,排除A、B两项;再根据∠2—∠1=36°可知,该地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36°,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地纬度为18°S。
小题2:从b到a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从18°S向南回归线移动,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日出时间逐渐提前;此时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正午旗杆影子逐渐缩短,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北极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完成题。 
小题1:甲地的时间为(?)
A.9时
B.21时
C.12时
D.18时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
A.6日20时
B.7日8时
C.6日8时
D.7日20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中心极点为北极点,则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图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两条分界线为7日0时和180°经线,结合自转方向,从7月6日进入7月7日的界线为7日0时。故图示甲所在经线较7日0时所在经线西面90°,故其时间晚6个小时。计算得其时间为6日18时。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则180°经线的地方时为7日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180°经线的地方时晚4个小时,故计算其时间为7日8时。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地球自转的方向,掌握分界两个日期的两条界线为0时和180°经线。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中MPN为晨昏线,MON为纬线,O为MN的中点,OP位于同一条经线上,O点地理坐标为(50oS,120oE),完成问题。
小题1:当OP距离最远时(? )
A.O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
B.P点此时处于极昼
C.MN之间距离最远
D.M点正好日出
小题2:若O点此时夜长昼短,则北京的地方时为(? )
A.12时
B.0时
C.23时44分
D.11时4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综合判断。
小题1:因O点是固定的,故当P点位于南极点时(春分或秋分)OP距离最远。此日,O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A选项错误。该日全球昼夜平分,B选项错误。该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MN之间相距180个经度,其距离达到了最远,C选项正确。因条件不足,无法判断M点是否位于晨线上,故不能确定M点是否日出,D选项错误。
小题1:O点夜长昼短,则南极附近出现极夜,P点为晨昏线与极夜的切点,地方时为12时,即120°E地方时为12时。北京经度为116°E,可计算出其地方时为11时44分。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