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山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完成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上基带为热带草原带,往上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③、②、①,垂直方向的变化与南北方向上的变化有相似之处,①②③依次代表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小题2: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山体所在的纬度和高度有关。山麓自然带主要取决于纬度。
小题3:山麓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可以判断该地在赤道附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山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为材料,考查了自然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及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及分布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以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小题2: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的荒漠是热带荒漠,形成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分布面积最广的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主要由自然原因形成。
小题2:该地域分异是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反应了该地域分异规律 ,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西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山脉位于__________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3分)
(2)简要说明图③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的形成原因。(2分)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该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2分)
(4)图中森林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实地考察发现图③中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10分)
(1)美洲板块 ;升高;位于两大板块的挤压碰撞处。(3分)
(2)隆起的山脉(安第斯山)阻挡西风进入,降水少;东岸为离岸风。(2分)
(3)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 整体性(2分)
(4)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西坡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山脉的隆起是该地区自然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该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它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而成。
第(2)题,图③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是因为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使该地降水少。
第(3)题,安第斯山脉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区域从Ⅰ至Ⅲ时期的地理环境演变过程是由于地形的隆起造成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西坡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多,积雪量大,导致西坡雪线比东坡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南美洲地形图及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示意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安第斯山脉的成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雪线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口与城市》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