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7-03 05:01:43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如图为我国某地旗杆冬至日这天影子长度模式图。
 a、b、c、d表示旗杆各个地方时时刻的日照影长。其中b、d此刻影子达一天中最长,a与b及a与d两线间夹角相等,a与c两线间夹角为15°。若该地昼长为9小时20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小题1:b、c两线间夹角为?度.(2分) 小题2:c处影子的方向为?,c处地方时为?时。(4分) 小题3:d线表示?(日出/日落)时的日影,若此地为北京时间17:00日落,则该地经度为?。(4分) 小题4:该地地理纬度可能在什么范围内?(?)(2分) A.4°N——20°N B.20°N——23.5°N C.23. 5°N——40°N D.40°N——53°N
| 小题5:若下图为该地的冬至日日照影长和该日内太阳高度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①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太阳高度;②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影长变化示意图 B.④点此刻的影长趋于无穷大 C.③点处影长方向指向东南 D.①点太阳高度大于26.5°
参考答案: 小题1:85° 小题2:东北? 13:00 小题3:日落? 115°E 小题4:C? 小题5:C
本题解析: 小题1:b、d此刻影子达一天中最长,所以b、d为日出或者日落的影子,根据该地昼长为9小时20分,9小时的夹角为135°,20分钟的夹角为5°,所以b与d的夹角=9×15°+20÷4=140°,因为a与b及a与d两线间夹角相等,所以a与b得夹角为70°,所以b、c两线间夹角为70°+15°=85°。 小题2:为a与b及a与d两线间夹角相等,所以a为正午时刻的影子,所以a指向北方,根据a为北方,可以判断东西方向,所以c处影子为东北方向。 小题3:因为d位于相对偏东的位置,影子朝向与太阳方向相反,所以d是日落时刻的影子;根据此地昼长为9小时20分,判断日落地方时为16:40,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所以地理位置在120°E以西5°,所以经度为115°E。 小题4:该地白昼时间最短为9小时20分,说明此地白昼在夏至日最长时为14小40分,根据40°N夏至日白昼最长约为15小时,所以本地纬度可能是23. 5°N—40°N,选择C选项。 小题5: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变化和日影长短变化成反比,据图判断,白天太阳高度>0°,所以本图中央地方时为12:00,所以①为太阳高度变化曲线,②为一日内影长变化曲线;④点时刻太阳高度为0°,所以影长趋于无穷大;③地地方时小于12:00,上午影子应该朝向西北,所以C选项错误;①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90°-(α+23.5°),因为α<40°,所以H>26.5°。 点评:本试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对地球运动知识相当熟悉,同时需要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需要理解太阳视运动的方向与物体影子的方向相反,准确进行地方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白昼时间长短计算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福州(119°E,26°N)与北京(116°E,40°N),它们的 [? ] A、自转速度相同 B、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可能相同 D、地方时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夏至日正午阳光可从北面窗门进屋的地方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宁波 D.湛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阳光从北面窗门进屋,说明屋子在太阳直射点以南,即北回归线以南,只有湛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D对。其余三城市均在北回归线以北,阳光从南面窗门进屋,A、B、C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XY一线是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D.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
小题2: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山脉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可知图中自转线速度分布为自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PQ锋面位于气旋左侧为冷锋,南半球冷锋降水水在冷气团一侧,雨区位于PQ东南侧,D对。
小题2:如下图依地球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AB线速度值大于XY,从画出的辅助线CD可以看出C地线速度大于D处,所以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B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某城市地处21.5°N,冬至日时,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A.楼高的2倍
B.楼高的3倍
C.与楼高相等
D.楼高的4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楼之间的楼间距应有前楼的影子决定,根据当地21.5°N,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可利用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故楼高与影长相等。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解题的关键是能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并通过画图构建直角三角形,计算前楼的影长(即两楼之间的楼间距)。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