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进行,我国的许多城市就是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④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2.甲图中商业网点的密度小于乙图,因为甲图
①是山区,物产贫乏②交通线路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③自然条件较恶劣,人口密度小④河流与公路没有交汇,不能形成交通枢纽3.武汉成为全国重要商业城市的条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②
F.③④
G.②③
H.①④
I.位于焦枝铁路干线和长江交汇处
G.是我国中部地区以石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是全国的重点直辖市
有便利的河运和铁路交通运输,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参考答案:1. D
2. C
3. D
本题解析:1.本题组综合考查地形、交通等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由图可知,甲地地形崎岖,交通方式单一,且自然条件较恶劣,人口密度小;而乙地位于平原地区,人口众多,市场开阔,交通便捷,经济腹地广阔,故④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2.由上题解析可判断出结果。
3.武汉位于京广线与长江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且武汉附近农业发达,武汉市工业以钢铁、机械著称,自身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广阔的经济腹地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城市。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工业类型与其区位选择正确的是
A.石油加工业—劳动力丰富地区
B.有色冶金工业—动力基地
C.面包厂—原料基地
D.甘蔗制糖厂—消费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布局。石油加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A错误;有色冶金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故应接近动力基地,B项正确;面包厂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C错误;甘蔗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生产企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该生产企业最有可能是2.影响该生产企业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啤酒厂
B.汽车厂
C.玩具制造厂
D.精密仪表厂
E.市场
F.能源
G.劳动力
H.科技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1.据图可知,该企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密度大小有密切联系,受市场影响明显,应为啤酒厂。
2.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该企业生产规模大,在人口稀疏的地方,该企业的生产规模小,故该企业属于市场指向型。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地区1980年和2010年工业结构简图”。读图完成题。
1.与1980年相比,该地区2010年2.目前,该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此,2010年以来该地区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①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④大力开发水电,并禁止煤炭开采;⑤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绿地面积。
A.矿产资源储量减少
B.新兴工业迅猛发展
C.已无环境污染
D.失业人口明显增加
E.①②③
F.①③⑤
G.①③④
H.③④⑤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读图,图示该地区1980年、2010年的工业结构均为资源型工业,故大量消耗矿产资源,而导致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减少。故选A项
2.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②“全部外迁”不符合;④“禁止”煤炭开采不符合。故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工业发展。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图示的工业类型,并结合传统工业 的生产特征和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问题,注意选项的合理性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题: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根据图中信息显然可得。
2.从产业结构看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比重大,其城市化水平就高,①城市二、三产业比重大。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水平及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以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三角图为载体,考查城市化水平及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一般工业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三角图的解读较为复杂,举例说明解读方法:如下图“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图”

过③点,画出与C边的平行线,与A、B均有交点,与A交点读数是60%,与B交点的读数是40%。该取哪个呢?取向顶点数值增大的边,即“A?矿产资源”这边。说明工业③受矿产资源影响的程度是60%。
同理:受交通影响的程度是35%,受市场影响程度是5%(可以不看图,通过算也行,因为三个加起来等于100%,资源+交通分=60+35=95,剩下就只有5%)如下图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