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 北京中山公园里有个“社稷坛”,坛中间是由五种颜色的土铺成的台面,中间是黄色,东面是青色,西边是白色,南部是红色,北方是黑色,这五色土反映的正是我国境内土壤分布的大致状况。
(1)我国南方广大的丘陵地区分布的土壤叫________,它的有机质含量一____,呈____ (酸、中、碱)
? 性,土质________,改良该土壤的重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____质(土壤组成物质)含量多,这主要是________作用的结果。
(3)我国土壤颜色可谓五颜六色,北京“社稷坛”中,中间的黄色土的代表分布区在________、______
? __,白色土常指________。另外我国四川盆地还有一种著名的____色土,该土的____物养分高,可以
? 在风化的母质上直接刨耕引种。但近年来,当地政府已明令禁止这种行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红壤;少;酸;黏重;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
(2)有机;生物
(3)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盐碱土;紫;矿;在母质上直接耕种容易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20-9回答:

(1)图中绿地A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图中绿地B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图中绿地C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分析绿地D对改善居住区小气候产生的作用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⑵过滤空气、美化环境
⑶吸烟滞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
⑷D?与居民区的热力状况不同,使空气产生对流,经绿地净化的新鲜空气流向居民区,并使居民区的气温降低,湿度增大。
本题解析:考查绿地的环境作用。
绿地A对于丘陵山区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绿地B对于居民区的作用是过滤空气、美化环境。
绿地C则起到吸烟滞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的作用。
绿地D则使净化的新鲜空气流向居民区,并使居民区的气温降低,湿度增大。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 ]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在下列岩石中可能找到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石燃料
A.沉积岩
B.花岗岩
C.岩浆岩
D.变质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沉积岩中可能找到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石燃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1.下列四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2.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该山最可能位于15°N附近
F.1月份在38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G.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H.该山山顶有永久积雪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到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冬季0 ℃等温线所在地,根据第一幅图可知该山的山麓冬季气温为0 ℃,根据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差值,可以判断年温差最小的是甲地,故选A项。
2.该山海拔为1 200米左右。该山的不同高度,1月和7月的气温递减率是不一样的,且1月份大约在380米以下的地方出现了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上升的现象,即逆温现象;7月份山顶的气温大于0 ℃,不可能有终年积雪。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明确气温年较差的含义,另外本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