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赤道地区昼长的差值为0,纬度越高,昼长差值越大。根据图中各地的昼长差值可知,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为③①④②。
【小题2】③地的昼长差值为0小时,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上,一年又两次太阳直射机会;①地昼长差值为2小时25分,可知该地区的最大昼长大于12个小时;②地昼长最大差值为24小时,说明该地区位于极圈以里的地区;④地昼长差值为5小时42分,说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带,四季分明。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公元前28 年,曾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D.黄赤交角的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黄赤夹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影响各地所得热能的季节变化,导致地球四季的形成。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左图为某区域甲地的一个居住小区图片,右图为该区域等温线示意图,回答各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a、b、c、d四条等温线数值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a>b=d>c
C.a=b>d>c
D.a>d>b>c
【小题2】甲地区与乙地区相比
A.降水较少
B.年较差较大
C.冬季更为寒冷
D.周围地势起伏较大
【小题3】当全球新旧两天比为3:1时,其后3小时内左图中房屋的影子转向及长短变化将是
A.逆时针变短
B.逆时针 变长
C.顺时针变短
D.顺时针变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气温的变化要受到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由此可以确定气温a>b;c地介于b、d之间,根据等温线变化规律可知,三者之间应有其中两个数值相等,c处为河流发言地,的士高,气温低,故选B。
【小题2】甲地区位于黑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降水量较大;甲地区距离海洋较近,故甲地年较差较小;甲地区位于黑海沿岸,乙地位于里海沿岸,甲地受北部高大山脉阻挡,冬季寒冷气流,故冬季气温较高;甲地等温线密集,说明地势陡,故甲地区周围地势起伏较大,故选D。
【小题3】当全球新旧两天比为3:1时,说明此时90°W为0时,左图位于40°E,此时甲地地方时为8点40分,三小时内,正午以前,甲地太阳高度逐渐升高,物体日影逐渐减小;一天当中太阳东升西落,在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位置,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方向是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区域特征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自然环境的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