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图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判断为南半球;②图风向斜穿等压线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③图风向向左偏,判断为南半球;④图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该图是“冬至日当天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同心圆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后请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南京围绕地轴转动一周所需时间为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3600,23时56分4秒。南京围绕地轴转动一周所需时间为23时56分4秒。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已知沙市(112°E,30°N)的地理坐标,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沙市当地正午时刻,北京时间是 ( )
A.12时16分
B.12时32分
C.11时28分
D.11时44分
【小题2】 冬至日沙市的正午太阳高度 ( )
A.60°
B.36°34′
C.83 °26′
D.23 °26′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沙市当地正午即112°E的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112°E东面8°,故北京时间较沙市地方时早32分钟,故北京时间为12时32分。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距离),该地的纬度为30°N,冬至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3 °26′S,故利用公式可计算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学生只要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规律: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并掌握北京时间的含义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地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判断该时期( )
| 时间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 面积(m2) | 7 | 6.99 | 6.98 | 6.97 | 6.98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阳光一直在正南方向射入,说明此地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越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图示时间第四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第五天有所增大,说明第四天为夏至日,整个过程为6月,B正确;第五天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图示时段内白昼先变长后变短,C、D错误,夏至日接近地球远日点,公转速度变慢,A错误。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工业生产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