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7分)台湾两岸三通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交流揭开了新的一页。近期日本要将中国钓鱼岛“国有化”的“购岛闹剧”不仅使“中日邦交”关系陡然紧张起来,也使大陆与台湾关系因“钓鱼岛问题”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请阅读下图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台湾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641亿立方米,而能利用到的总水量约只有207亿立方米,仅占总水资源的三分之一。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水资源可利用率低的原因。(3分)
(2)根据图示信息归纳台湾工业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
(3)1993年-2003年十年间台湾出口产品结构有何变化?简述其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台湾岛属季风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大;岛屿面积小,中间高、四周低,河流流程短;地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3分)
(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2分);发展特点:①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工业)发展迅速;(1分)?②“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1分) 原因:①岛内资源有限;②市场狭小;③西部地势平坦;④西部人口与城市集中;⑤西部海运便利(5分)
(3)变化: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品比重下降,技术密集、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2分)原因:①经济发展迅速,廉价劳动力优势丧失;②教育科技地发展,人才优势上升;③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答2点即可得5分)
本题解析:
(1)台湾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641亿立方米,而能利用到的总水量约只有207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低,从自然地理角度来分析看,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和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台湾岛属季风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不稳定,岛屿面积小,中间高、四周低,河流流程短,同时地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2)根据图示信息,由于西部地势平坦,西部海运便利,人口与城市集中,因而台湾工业注意分布在靠近台湾海峡的西部沿海地区,岛内资源有限,市场狭小,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3)根据台湾1993-2003年出口产品比重统计图可知,出口产品中,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品比重下降,技术密集、资源密集型产品(金属制品和精密仪器)比重上升,这是由于台湾经济发展迅速,廉价劳动力优势丧失,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大陆,教育科技地发展,人才优势上升,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优势。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5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3分)
(2)简述图示区域北部地形区聚落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3)比较B地与D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4)简要分析图示区域北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5)B地的河谷农业可以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列举两种)。
C地可以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列举两种)。
分析B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
参考答案:(1)北部是(青藏)高原;中部是(喜马拉雅)山地;南部是(恒河)平原。(3分)
(2)沿河流分布(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2分)原因: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4分)
(3)B地年降水量较少,D地年降水量较多;(1分)B地雨季较短,D地雨季较长(1分)
原因:B地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只有少量的海洋水汽能够沿着河谷到达该地形成降水;(2分)D地位于印度洋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2分)
(4)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空气稀薄;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河、湖众多,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土壤发育程度较差;土壤较贫瘠,多冻土、沼泽;植被稀少,多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4分)
(5)小麦、青稞、豌豆(2分)水稻、黄麻、茶(2分)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光照充足。(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08年5月1日开通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进一步推进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2009年12月15日,堪称“中国第一桥”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该大桥将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并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添加助推力。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4分)


(1)两大桥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比较,GDP较大的是________?;第三产业产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
(2)两个地区发展第二产业共同的不利条件是矿物能源缺乏,请说明应对措施。?
(3)简要分析港珠澳大桥启用后对珠三角产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答案:
1)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2分)
(2)加强能源调配(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等(任答二点,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共1分)
(3)经济方面: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促进珠三角地区与港澳的地域联系,缩短与香港的经济距离,降低交通成本,促进珠三角西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环境方面:减少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大气污染(经济、环境各1分)?(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如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
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 ]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参考答案:1.B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区域空间的结构演化,表现出?(?)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B?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C?一直处于不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D?一直处于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阶段。区域空间的结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