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3.甲.乙.丙.丁四地中,为向阳山坡的是
A.a
B.b
C.c
D.d
E.①③
F.②④
G.①④
H.②③
I.甲
G.乙
丙
丁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1.河流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符合的是b。
2.由图中等高线可以分析,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①④。
3.乙位于山的阴坡,丙、甲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符合的是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2.图示区域欲发展旅游业,开发下列旅游产品,你认为合理的是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E.湖光山色
F.幽谷藏寺
G.急流飞瀑
H.险滩峡谷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山峰的海拔为900-1000米,甲村的海拔为300-4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为500-700米。
2.甲村位于河谷地带,周围既有河流与湖泊景观,又有山地景观,山上还有古寺供游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海洋对大气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向大气输送大量
A.动能
B.势能
C.热能
D.化学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海洋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从而对大气产生影响。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热力的,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动力的。 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热力的,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动力的。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判断地形
甲、 乙____、丙____、丁 、
戊 、己
(2)计算高度
① 海拔A__、B__、C _
② 相对高度AC___、BC ___、AB___
③ 丙地顶部海拔__,底部海拔_ ,相对高度_
(3)F坡和D坡比较,坡度较大的是___,原因是___
(4)甲乙两地中,可能有河流存在的是___,河流的流向____
参考答案:
(1)山脊 山谷陡崖山顶鞍部 洼地
(2)海拔(600,700)(0,100) 300
相对高度(300,400)(200,300)(500,700)
大于等于400小于500 200 200≤H<400
(3)F 等高线密集
(4)乙 西北流向东南
本题解析:
(1)甲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乙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丙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丁处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戊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己处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为洼地。
(2)读等高线图,海拔A:(600,700)、B:(0,100)、C: 300;
相对高度AC(A点的高度为大于600小于700,C点为300)为(300,400)、相对高度BC(B点海拔大于0小于100)为(200,300)、相对高度AB(A点的海拔大于600小于700,B点海拔大于0米小于100)为(500,700);
丙地为陡崖,顶部海拔大于等于400小于500,底部海拔为200,根据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是(n-1)d≤H<(n+1)d, n表示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200≤H<400。
(3)坡度大小取决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4)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在没有指向标的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图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形的判断、高度的计算、坡度大小及原因、河流发育及河流流向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回答下面问题
1.以上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的是2.据图①②的信息,推断A在B的_____,D在C的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E.东北方? 东南方
F.西北方? 东南方
G.西北方? 东北方
H.东北方? 东南方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图①阴影是东半球,则两边线一定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图中90度经线必为西经,则图左下阴影和非阴影交界线距离西经90近,为西经20度,自转方向从西经90度转向西经20度,逆时针,为北半球;类似的图②为南半球;图③阴影和非阴影界线一条为东经90度,另一条一定为180度,判断地球顺时针自传,为南半球;图④根据地球晨线判断逆时针自传,故为北半球。本题选C。
2.图①极点为北极点,逆时针自传,A在B的偏西、偏北方向,同理D在C的东北方向。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