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5.0千米附近 B.11.7千米附近 C.18.5千米附近 D.40.3千米附近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南北移动速度是均匀的,1月2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大约为20°33′S。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当该女运动员到达全程赛事终点时,她的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可以推测比赛全程都是在上午进行,且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是45度。由比赛日期和厦门纬度可知太阳直射在20°33′,太阳日出东南,到达终点前运动员身影指示西北,而且越来越靠近正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当地经度为118°06′E,与北京经度差值为1°54′。2°要8分钟,6′要24秒。则厦门与北京时间差值为7分钟36秒。当厦门当地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时7分36秒,减去出发的八时。得出:4时07分36秒。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回答题。
1.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θ 、ω之差小于12°时,F点的纬度范围是2.若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北京时间为
A.3°N—3°S
B.6°N—6°S
C.3°N—17. 5°N
D.6°S—17.5°S
E.6点或18点
F.7点或19点
G.8点或20点
H.12点或20点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难度较大,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θ、ω之差为0°时,F点的纬度为赤道。当角θ、ω之差为12°时,F点的纬度为6°S或6°N。则当角θ、ω之差小于12°时,F点的纬度范围为6°N—6°S。
2.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是某经线上的,说明是正午和24时的阳光,图示地区是极昼地区。由题干“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可推知夏至日这一天Q1、Q2这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分别来自本地的正北方与正南方,这种情况只有极昼地区才会出现。而且太阳高度角角度小的是子夜太阳高度,角度大的则是正午太阳高度。由题文可知“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可判断0度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12点,则北京时间为8点或20点。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2)正确理解“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这句话。该地发生极昼,夏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23.5°),子夜时太阳高度=当地纬度+23.5°-90°。(3)根据本题信息推算当时对应的北京时间:Ql、Q2是F点某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F地有极昼现象,一条光线是正午12:00的光线,一条是24:00点的太阳光线,太阳高度角大的是12:00,小的是24:00点的,Q1大于Q2,也就是Q1时刻,本初子午线为12点,所以北京时间为20点;若本初子午线为0点,所以北京时间为8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华山国际学友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华山中学高中部的郑老师在演播厅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学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21:00~23: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14:00~16:0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当华盛顿时间14:00~16:00时,而北京时间是3:00~5:00,正是休息时间;华盛顿时间2l:00~23:00时,而非洲是1:00(4;00)~3:00(6:00),正是休息时;当北京时间14:00~16:00时,而华盛顿是1:00~3:00,正是休息时;那么当北京时间21:00~23:00时,华盛顿是8:00~10:00,非洲是12:00(16:00)~14:00(18:00),三地的时间段对三方最合适。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区时的计算方法及合适的时段是避开三地的休息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分)下图是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_______半球。
(2)此图所示日期是_______,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
(3)图中ABCD各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白昼最短的是_____,二者相差______小时。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北京时间是?。
(6)此日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参考答案:
(1)北半球
(2)6月22?夏至日?
(3)C? D? 12
(4)DABC
(5)6:00? 2:00
(6)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解析: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判读,此图表示北半球。
(2)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日前是6月22日前后。
(3)根据昼弧长度计算昼长,白昼最长的是C点24小时,最短的是D点12小时,二者相差12小时。
(4)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由大到小排序为:DABC。
(5)晨线和赤道的交点与B点在同一经线上,所以B点180°地方时为6:00,通过计算北京时间为2:00。
(6)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从北回归线往南北两侧递减。
点评:本试题为地球运动方面的一道基础题,认真读图,首先判读南北极点,然后进一步根据题意解答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在海洋中有甲、乙两岛,岛上居民发现一年中有时甲岛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乙岛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同步日出。而甲岛比乙岛日出时刻早的时间一年有一个月左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甲、乙两岛同时日出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
(2)甲岛比乙岛日出时刻早的一个月,日期大约是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何地时,甲、乙两岛的太阳高度相等?此时地球上哪些区域出现了极夜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架飞机由甲岛出发,以同样的速度飞往乙岛,其中A飞机先向正东飞、后向正南飞,B飞机先向正南飞、后向正东飞,它们是否会同时到达乙岛?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3时24分
(2)6月7日;7月7日;当晨线同时经过甲、乙两岛时,两地同时日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显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期间,甲、乙两岛的昼长差将增大,甲岛的日出时间将早于乙岛。由于这种现象持续的时间有一个月左右,因此它必定出现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的一个月内,即大约以6月22日为中心,向前、后各推15日。
(3)(1°S,159.5°E),89°N及其以北地区。
(4)不会同时到达。因为A、B两飞机向正南飞的经线距离相等,但B飞机向正东飞过的纬线距离比A飞机短,所以B飞机先到达乙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图》高频考点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