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7-03 05:21:01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图为30°N的部分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1~2题:
 小题1: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北半球各地 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D.我国东南沿海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 小题2: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开普敦为少雨季节 B.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C.长江口的盐度达到最大值 D.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开始越冬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纬线的交点,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我国东南沿海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法确定;北半球赤道附近正午日影朝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季节的判断。图示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草木枯黄。其他选项表示北半球的冬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A.① B.③ C.②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①图位于南半球,水流向左偏,北岸冲刷,①处沉积,A错。② 图在北半球,图中水流向右偏,② 处侵蚀严重,C 对。③图在北半球,图中水流向右偏,③处沉积,B错。④图在南半球,水流向左偏,南岸侵蚀,④处沉积,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 A.24时 B.365日6时9分10秒 C.23时56分4秒 D.365日5时48分46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对应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若以天空中的某一颗恒星为参照物,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10秒。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小题1:地球运行至A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小题2:在图中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接近最快。 小题3:当地球在图中________点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并且该日后北京的昼逐渐变长。 小题4: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段是从?到?;南半球的昼长逐渐缩短是从?到?。 小题5:地球运行至C点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小题1:北回归线,夏至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D?,? B?;? C?,? A 小题1: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地球运动相关内容。 根据图中地轴倾斜方向以及北极所在可以判断此时A为夏至,C为冬至。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因此D为春分,B为秋分。 (1)?A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2)?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此时为冬至日,因此是在C点。 (3)?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但是此日之后北京昼长边长可知太阳直射点应往北移动,所以应该是春分时期,即D点。 (4)?北半球昼长夜短即处于北半球夏半年时期,即从春分到秋分之间,即D到B;南半球昼长逐渐缩短即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之后一直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长达一年最短)即从冬至日到来年的夏至日(C到A)。 (5)?太阳运行到C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太阳高度在南回归线达一年中最大值,自此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A到B再到C,方向先向?,再向?。 若D处的经度为150°E,则E点的经度为?。F点的经度为?。
参考答案:东南?西南 150°W? 30°E
本题解析:从A到B再到C,总体向南,但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先向右偏转,到B点后转为向左偏转。 D、E之间差60度,若D处的经度为150°E,向东经过180度经线到达E经线。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