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国略图,分析问题。
1.关于图中①~④四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城市是该国海陆空交通的中心
B.②城市是该国的首都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C.③城市是该国鲁尔区的重要工业城市
D.④城市是该国新兴工业的中心
E.C河流入黑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F.A河流经德国鲁尔区,河口有港口城市鹿特丹
G.B河流经中欧平原,注入波罗的海
H.经过A河到③附近工业区,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煤炭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
1.图示国家为德国,图示①--④四个城市依次为:①汉堡,为德国最大的港口;②表示柏林,为德国首都;③表示法兰克福;为德国最大的航空港;④表示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为德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
2.图示河流A表示莱茵河,流经鲁尔区,河口有世界著名港口鹿特丹;图示B河流为易北河,注入北海;图示C河流为多瑙河,为欧洲跨国家最多的河流,欧洲最长河流为伏尔加河;而经过A河流到③附近的鲁尔工业区的主要货物是铁矿。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2.表示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3.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②③
F.③④
G.②③④
H.③④⑤
I.12月22日北极点
G.6月22日北极圈
12月22日南极点
12月22日南极圈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1.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知,1月初太阳直射纬度月南回归线附近,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月60?左右。选择B项。
2.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小于66?34’.所以符合的是C项。
3.⑤发生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约40?左右。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多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季节的判断正确的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半球正值夏季
B.此时北半球正值冬季
C.此时南半球正值夏季
D.此时南半球正值冬季
E.此时有可能看到日食
F.此时有可能看到月食
G.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H.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参考答案:1. BC
2. B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公转概况。根据图中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判断,地球此刻距离太阳较近,应该为1月初。所以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冬季为南半球夏季。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2.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速度。此刻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所以此刻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图中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有可能观测到的是月食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据此回答问题。
1.70°S在6月22日的天文辐射量为0卡/平方厘米的原因是2.50°N天文辐射量最小值出现在12月22日,原因是3.北极与南极天文辐射量最大值不同,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4.从以上分析,影响天文辐射量的因素有
①日地距离 ②冰川的反射率 ③正午太阳高度? ④气压高低 ⑤白昼长短
A.该地处于极夜期
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
C.冬季冰川的反射率大
D.太阳高度极小
E.该地处于极夜期
F.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
G.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H.白昼为一年中最长
I.极昼期长短不同
G.极地冷高压强度不同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日地距离不同
①②③④⑤
①③⑤
②④
③⑤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4.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1.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66.5°S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故天文辐射量为0。
2.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一年中为直射点距离50°N最远的一天,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故天文辐射量最少。
3.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但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相同,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北极太阳辐射达到最大,但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附近,而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南极地区太阳辐射量达到最大值,但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故北极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小于南极。
4.结合上题分析,正午太阳高度、日地距离和昼夜长短是影响天文辐射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有关岩石圈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由岩石构成,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