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大别山 B.大兴安岭 C.祁连山 D.太行山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①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地质构造为背斜;A项错误。②处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正确;③处冲积扇为流水沉积而形成的C正确;④处岩层发生倾斜即反映岩层的变形是内力作用引起的D正确。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麓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应为亚热带一座山地,BCD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A正确。
考点:考查地质构造及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3年ll月20日开始,日本西之岛东南的海底火山发生强烈喷发,形成一座“新岛屿”。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左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右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中序号与这片“新岛屿”的形成过程对应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左图,地球内部圈层中,甲是地核,乙是地幔,丙是地壳,丁是软流层。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是来自软流层,D对。A。B、C错。
【小题2】读右图,根据岩石的转化关系分析,沉积物形成的是沉积岩。沉积岩在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变质岩,变质岩与沉积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③是变质作用。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形成沉积物,②是外力作用。变质岩在高温下熔化形成岩浆,④是高温熔化,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①是冷凝作用,箭头指向是岩浆岩。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是岩浆冷凝形成,所以A对。B、C、D错。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壳物质循环,三类岩石转化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安徽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图中“峰丛”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水蚀
C.地壳下沉一变质作用一风蚀水蚀
D.岩浆活动一地壳下沉一风化、堆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花岗岩是岩浆侵入作用形成,地壳抬升后经外力作用风化侵蚀剥离出露地表,花岗岩解理性,经侵蚀后形成峰丛,安徽天柱山地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流水侵蚀作用强,B对;固结成岩为沉积岩,A错;地壳下沉不能露出看不到,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图中地质构造_____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
(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
(3)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含沙量____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4)图示地区欲建一东西向的隧道,A,B两处中,应选建在____________处,理由是
(5)图中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
目前勘探油气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____处,原因是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
A.黄土土质疏松 ?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
参考答案:(1)褶皱 背 向? (2)向斜槽部由于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
(3)增加 滑坡、泥石流
(4)A A为背斜,岩层拱起,不易塌陷,不积存地下水,工程安全可靠,B处反之
(5)A 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地震波 B 向斜利于地下水的汇聚?(6)D
本题解析:(1)岩层挤压弯曲形成褶皱。向上弯曲是背斜,向下弯曲是向斜。(2)向斜成山的原因是向斜槽部由于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3)山区植被破坏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4)背斜处修建隧道。原因从工程安全、地下水的形成等方面分析。(5)油气资源在背斜处,地下水在向斜处。(6)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从流水的侵蚀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水的运动》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