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该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 问题。(11分)

(1)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 _,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并分析其原因(5分)
(2)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2分)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 ,其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5分)冲积扇(1分); 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1分)河谷呈“V”字形(1分)。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1分)河床横剖面呈槽形。(1分)
(2)(2分)2009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减少,耕地增加,(1分)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1分)
(3)(4分)沿河、沿海岸分布(1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3分)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对比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以及其中所含等高线地形图,考查流水的作用、农业用地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影响聚落空间分布的因素。
(1)根据等高线,C处处于河谷口,典型地貌为冲积扇。A为支流上游,河谷呈“V”字形,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谷呈槽形。
(2) 分析两图可知耕地面积变大,林地面积减小。林地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开垦耕地使土质疏松,山坡毁林开荒更会加重水土流失,河流含流量增大,河口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减缓,泥沙沉积,最终导致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3)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区聚落沿河沿海分布,这些地区的突出特点是:地形平坦,水源丰富,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
考点:1、河流的侵蚀作用、堆积作用。2、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带来的影响。3、影响聚落空间分布的因素。
点评:该题既考察了自然地理的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又考察了人文地理的聚落的分布,还考察了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91EXAM.org 2、单选题 读图A和B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1~2题。 
1.图A所示地貌名称为:
[?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2.图B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在我国内陆地区,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被称为雅丹地貌(如图),完成下题。
1.下列地区不是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地区的是2.到图示地区自驾游,必须携带的物品是
A.新疆
B.甘肃
C.山西
D.青海
E.GPS导航、墨镜、矿泉水、药品
F.地图、拐杖、创可贴、帐篷
G.防晒霜、清凉油、卫星电话、雨具
H.罗盘、羽绒服、对讲机、防水服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
1.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而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以流水侵蚀地貌为主。不符合。
2.GPS用于无人区的定位和导航;干旱地区光照强,故需要墨镜;干旱地区缺水,故需要矿泉水;药品主要用于防中暑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景观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出哪种外力作用?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形成该图所示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沉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该图为河口三角洲是因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