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7-03 05:33:26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选考三?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PM2.5(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 材料二: 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有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下表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2012年平均PM10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
国际标准
| 海口
| 香港
| 南昌
| 北京
| 兰州
| 20
| 38
| 50
| 79
| 121
| 150
|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自北向南大范围爆发雾霾天气的原因。(6分) (2)专家称,我国走出“霾”伏至少还需20年。请对治理此大气污染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教育除外)。(4分)
2、综合题 目前,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乙中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1分)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 (2)图甲中A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3分) (3)图甲中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有 。(2分) (4)图甲、乙中都反映我国南方为重酸雨区,简述其主要危害。? “长三角”地区拟启动市场杠杆治污,试评价这种做法的好处。?(4分)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
 (1)指出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并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9分) (2)简述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交通措施。(6分)
4、综合题 读我国酸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我国,防治酸雨的最根本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贵阳是贵州省酸雨污染区的中心,也是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城市。贵阳酸雨污染最严重的主要原因:首先,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贵阳市政府采取措施,一方面投巨资将水泥厂等多家污染大户迁出市区,关闭了一批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企业,全市企业已实现__________;另一方面,取缔街头煤炉灶,加大力度推进__________能源工程。 (4)关于我国的酸雨及相关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以煤为主,酸雨主要属于硫酸型酸雨 B.西北地区受酸雨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森林较多 C.政府正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减少酸雨危害 D.城市受酸雨影响较大,农村不受酸雨的影响
|
(5)试分析为什么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更严重。
5、单选题 人口红利期,一国工作年龄人口占比高,储蓄意愿高,因此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利率)低廉,推动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上涨;而当人口结构进入拐点,工作年龄人口占比萎缩,储蓄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迅速上升,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均面临下调压力。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1.人口结构进入拐点,自此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都会开始下滑;中国与日本相比,工作年龄人口占比拐点将晚于日本多少年出现2.到2040年,右图中的国家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3.下列措施中能够长期比较稳定地保持一个国家人口红利期的合理做法是
A.5年
B.10年
C.25年
D.35年
E.日本
F.美国
G.印度
H.中国
I.延长现有人口的工作年龄
G.严格限制人口的增长
大规模地吸收移民
根据国情控制合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