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新加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速度。“坐地日行八万里”是赤道上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结合选项中城市的地理位置判断,新加坡最接近赤道。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地球公转至甲处,此时北半球正处于____(1月、7月)附近,甲处放大图为________(南极、北极)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___时针转,放大图中弧线AC为昼夜的分界线,其名称为_______。
(4分)
(2)地球公转至甲处,甲处放大图中A、B、C三点的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_______,地球由甲公转至乙处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快、慢),广州的白昼将逐渐变______(长、短)。(3分)
(3)地球公转至乙处时,乙放大图中E点的白昼长为________小时,D点的日落时刻为__________。
(2分)
(4)地球公转至乙处时,乙放大图中D、E、F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若图中F的纬度为75°N,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___ ,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3分)
参考答案:(1)7月?北极?逆?晨昏线(昏线)(4分)
(2)CAB?快?短(3分)
(3)12? 16:00(2分)
(4)EDF?15°S? 75°(3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乙处的晨昏线分布特征,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而甲处则北极地区应出现极昼现象,即图示应为北极上空俯视图,故判断此时应为北半球夏季,即7月附近。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C弧线,则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为昏线。(2)甲图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昼长分布的一般规律:越往北昼越长。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经过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故从甲7月初到乙1月初,则公转速度逐渐加快。7月初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故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3)图示E点位于赤道上,终年昼长12小时,D点位于昏线上,此时为日落时间,根据图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E点的地方时为18点,可计算D点的地方时为16时,即D点16时日落。(4)图示乙地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根据D、E、F三地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的大小可判断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图示F点所在位于与晨昏线相切,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互余,故可计算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5°S。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的距离),可直接计算。
点评:本题属于地球运动的常规考点,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基础性强,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晨昏线图示判断二分二至日位置,并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分布、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读图训练和方法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G、I分别为BH、HD的中点。回答问题。
1.若BAD是晨昏线,且D点正值日出,一架飞机自H点出发,沿赤道向东匀速飞行,12小时后又回到H点,则飞机上的人能观测到2.若CAE是晨昏线,A点不是极点,且此时G点正值日出,则AGH I的地方时分别是3.若DE是晨线的一段,则该日我国黄岩岛(北纬15°07′,东经117°51′)的昼夜比例为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B.一次日出,两次日落
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D.两次日出,两次日落
E.10 8 6 4
F.6 12 18 24
G.12 18 6 4
H.12 6 12 18
I.1∶1
G.1∶2
1∶3
1∶4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分析。
1.若BAD是晨昏线,且D点正值日出,则H点此时正值午夜。将飞机飞行过程分解来看,首先假定飞机不动,12小时后飞机也会随H地由午夜位置自转到正午位置,经历一次日出;其次假定地球不自转,飞机则相对于H地向东绕地球飞行一周,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现象,综上所述,飞机上的人共能观测到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2.G点刚好日出,所以G所在的晨昏线为晨线,GI为白天。同时G,H,I都位于赤道上,赤道上6点日出,18点日落,H为正午12点,A和H处在同一条经线上,所以地方时相同。
3.DE是经线又是晨昏线,所以当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为春秋二分,全球昼夜等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情况,表示同一天的一组是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①为北半球冬至日、②为二分日、③为北半球夏至日、④为北半球夏至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极圈内的现象来判断节气与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形成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A.黄赤交角存在
B.太阳回归运动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因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总是斜着身子,地轴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导致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即黄赤交角存在。所以才有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移动范围与黄赤交角度数相等,也就是说,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没有了黄赤交角 ,就没有直射点的南北移动。A对。B、C、D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