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的解冻日期分析,P地解冻日期早,说明P地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草原区、森林区、农耕区没有这种现象,A、B、D错。只有都市区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比周围地区气温高,C对。
【小题2】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3、4月份解冻,且南部比北部解冻日期较早,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C、D错。法国平原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没有结冰期或结冰期短,不会在3、4月份才解冻,B错。美国受冬季风影响强,结冰期长,与图示相符,A对。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热岛效应,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
A.白头山天池
B.珠穆朗玛峰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小题2】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仔细观察图中等高线和视坡线,图中外围地势是里高外低,内侧是里低外高,为火山口地形。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当然是火口湖的白头山天池。故选A。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该地为白头山天池,白头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成湖,白头山为休眠火山,有可能再次喷发,所以可能出现地质灾害是火山喷发。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山地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甲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图乙为“A城市P电脑公司某产品产业链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MN段引水路线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2分)
(2)调水工程使用一段时期后,沿线地区土地出现了盐碱化现象,请分析原因。(3分)
(3)简述该地成为主要瓜果产区的区位优势。(3分)
(4)简析P电脑公司产业链的区位优势。(2分)
参考答案:
(1)M流向N(或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东南)。依据:北部降水多于南部。
(2)沿线下渗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或不合理灌溉),产生土壤盐碱化
(3)主要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瓜果糖分积累;有北水南调的引水系统保障水源。
(4)利用P公司的品牌和科技水平;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组装,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为美国西海岸,当地为地中海气候,40°N以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中等降水量线也清楚的标示出北部降水多,南部降水少。因此引水方向为M流向N。
(2)通过分析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再结合当地夏季气候干热,蒸发旺盛,导致土壤盐碱化。沿线下渗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或不合理灌溉),产生土壤盐碱化
(3)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灌溉水源、劳动力、交通、市场、国家政策、科技等。结合当地实际作答。主要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瓜果糖分积累;有北水南调的引水系统保障水源。
(4)图中P公司工业生产分成三部分,一为零部件生产,一为代加工,一为品牌设计营销环节。结合教材工业的集聚与分散知识作出回答。利用P公司的品牌和科技水平;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组装,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考点: 气候、土壤盐碱化、工业分散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0℃)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甲地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撤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③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④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3.“红色产业”是甲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工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①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②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③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④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A.两地距海远近的不同
B.两地纬度差异大
C.两地地形上的差异
D.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E.①③
F.①②
G.③④
H.①④
I.①③
G.①④
②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C
2. A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判读。
1.由经纬度和等温线的分布可知,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青藏高原。甲地形为盆地,且海拔相对较低,故气温高;乙为高原,且海拔相对较高,故气温低。
2.图示甲地为塔里木盆地,加速冰川的融化只能解决短期当地的水资源缺乏问题,从长期来看,冰川减少,则当地的水源补给减少,故不可行;而大规模的实施人工降雨也只能解决短期的缺水问题,不利于长期实施。故选A项。
3.甲地为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故由于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利于糖分的积累,且科技创新不属于自然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