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A.200 350 B.300 250 C.400 350 D.400 250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等高线图。根据河流所处的地形应为山谷,故判断a等高线值为400M。则判断b处的地形为盆地;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则,在地形图上,水流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流向低处,①符合。
【小题2】a数值为400M;b为盆地,故低于300M,但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即大于200M。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1地外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为50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图中最大高差h是
A.1地是洼地
B.1地海拔比500米低
C.1地是凸地
D.1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
E.700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若图中1地外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为500米,依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1地的海拔应大于500米,所以1地应是凸地。故选C。
2.图中的等高差为100米,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图中海拔最大值范围是1000米~1100米,最小值的范围是0~100米,所以,图中最大的高差h是:900<h<1100米。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所给经纬网图,完成问题。
小题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小题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A.①区域和②区域
B.③区域和④区域
C.①区域和③区域
D.②区域和④区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上不难看出①、②区域的经纬度跨度都是600,,③区域的经度跨度为300,纬度跨度为400;④区域的经纬度跨度均为450,所以实际面积①、②区域一定大于③、④两上区域;在①、②区域中,①的纬度更低,实际面积比②大,故在这四个区域中,①区域的实际面积最大,③区域的实际面积最小,选A
小题1:在①区域两条粗线的长度都=20×111( 千米);在②区域的纬线长度=20×111× cos600=10×111( 千米),经线长度=10×111( 千米);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比较出其它两幅图中两条粗线的长度关系。通过计算比较可以得出答案选A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能准确地掌握经纬网上两点距离的计算方法,由于本组题要求计算、比较的线面比较多,考生一定要注意方法,一定不要直接去计算出每一组计算的结果 ,列式比较即可,试题属于中档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左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右图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
A.5:30
B.6:30
C.17:30
D.18:30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比例尺可知该岛屿面积较小,岛屿东部、西部的日出时间差异可以忽略。③、④两地都位于山谷地区,东部有山脊的阻挡,观测到日出的时间较晚;①地势高、②地势低,一般情况下地势高处先看到日出,故选项A正确。
【小题2】由太阳照片可以看出太阳位于海平面上,而④地位于山谷,东部有山脊的阻挡,不可能观测到日出时露出海平面的景观,因而只能是日落时拍摄的;根据一年中日落的方向变化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日落西南;夏季,由于④地西北部的山脊阻挡,无法拍摄到日落海平面的景观,因而只能是冬季西南方向的日落海平面的景观,此时该地的昼长应当小于12小时,日落时的北京时间应当小于18时,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判断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乙村一年当中绝大部分时间看不到日出景观
B.A处能形成壮观的瀑布
C.图示区域最高处海拔超过900米
D.河流下游段自西北向东南流
小题2:甲乙两村的最大高差约为
A.199
B.299
C.399
D.499
小题3:甲乙两村之间将要规划建设一条村级公路,要求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0%[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l000/o],那么这条公路的合理设计长度最接近
A.6km
B.9km
C.12km
D.15km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乙村虽然位于山地的阴坡,但纬度相对较低,一年当中不至于绝大部分时间看不到日出景观,A不符合实际情况;A处陡崖位于山脊处,不会形成瀑布,B错;图示地区最高处海拔介于900-1000米,故C正确;河流下游段自东南流向西北,故D错,综上本题选C。
小题2:从图中看出,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图中甲的海拔在0-100米之间,而乙处海拔在400米到500米之间,甲乙两村的最大高差约为300米-500米之间,故本题选D。
小题3:本题中主要考查交通线选址问题,山区道路修建尽量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工程量小,代价低,工期短,结合题意,要求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0%,可以大致可算得这条公路的合理设计长度最接近9km,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生态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