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卫星电视信号中断?④南北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热发电来自地球内能;两极地区的极光是由于太阳活动形成的;潮汐现象是由于天体引力而形成的;煤炭、石油资源是历史时期的生物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合成生物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侧面来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来看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点来看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圆弧EF为某一纬线圈的局部,O点为该纬线圈的圆心,E、F两点分别是某日晨线和昏线与该纬线圈的交点,E点所在经线为165°E,P为线段EF的中点。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E、F两点分别是某日晨线和昏线与该纬线圈的交点,所以在同一纬线上。E点所在经线为165°E,若当日E地昼长为4小时,所以图中从E到F是向东方向,要过180°经线,所以日期不同,A错。165°E位于西半球,向东4小时间隔到F,只有60°,仍在西半球,B错。根据E地昼长计算,日落时间是14时。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说明在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是夏半年,日落西北方向,C错。根据昼长判断,E地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对。
【小题2】读图,当OP长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说明EF间跨经度达到最大值180°,太阳直射赤道。图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到赤道,最可能时间是9月份。P点是9月23日,E点与P点相差90°,应是9月24日6:00,所以北京时间是9月24日3:00,B对。
【小题3】当OP长度增大到一年中最大时,应是太阳直射20°N,北京(39°54′N,116°23′E)昼长还未达到一年中最大值,A错。海口(19°50′N,110°15′E)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B对。我国南极昆仑站(80°20′S,77°07′E)出现极夜,C错。鄂毕河夏季不可能发生凌汛,D错。
考点:日照图,晨昏线,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Q、P是晨昏线与纬线交点。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当P点地方时为5:45时,Q点的地方时为 ( )。
A.17:45
B.18:15
C.18:45
D.19:15
【小题2】一年中,Q、P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 ( )。
A.0°~23°26′
B.23°26′~66°34′
C.66°34′~90°
D.0°~90°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P、Q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昼长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Q地昼长为12小时30分钟,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15分。
【小题2】P、Q重合,表明重合点有极昼或极夜出现,因此P、Q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66°34′~90°。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