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7-03 06:00:03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该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4—5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 小题2:蝗灾是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灾害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考察灾害的持续时间及其关联性。 小题1:图中④持续时间最长应该是旱灾(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①的时间很短,是地震爆发的特点。故选B。 小题1:蝗灾的产生是气候异常导致的,与旱涝灾害有关,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自然灾害】读图,对比A, B两地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参考答案: A地比B地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2分) A地: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火山,附近地势起伏大,坡度较陡,(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从而易发滑坡、泥石流(4分)。 B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地势平坦,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比较稳定,地质灾害少发。(4分)
本题解析: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A地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火山。根据等高线判断,A地附近地势起伏大,坡度较陡。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集中,易发滑坡、泥石流灾害。B地位于欧洲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地势平坦,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比较稳定,地质灾害少发。所以A地比B地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包括 ①气象灾害? ②地质灾害? ③农业灾害? ④林业灾害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表是1971~1995年全球受地质灾害的年均人数(单位:万人)。 读表和图,回答(1)——(2)题。
 (1)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 ? A、火山 地震 ? B、洪涝 火山 ? C、洪涝 地震 ? D、干旱 地震 (2)能给人类带来一定资源的自然灾害是 [? ] ? A、地震 ? B、火山 ? C、洪涝 ? D、干旱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10分)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国土辽阔,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1)根据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将图中的地区填到相应的位置。(4分) (?)暴雨、干旱、低温冻害、冰雹、台风等 (?)干旱、暴雨、洪涝等 (?)干旱、冰雹和暴雨等 (?)暴雨、洪涝、低温冻害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伏旱、台风等 华南地区:暴雨、干早、低温冻害、冰雹、台风等 (2)我国华南地区冬春季节频发低温冻害,给农业带来很大损失,当地可以采取哪些相应的防护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西南地区)暴雨、干旱、低温冻害、冰雹、台风等 (华北地区)干旱、暴雨、洪涝等 (西北地区)干旱、冰雹和暴雨等 (东北地区)暴雨、洪涝、低温冻害等(4分) (2)做好灾害预警; 选择避寒宜林地、营造防护林、选用耐寒品系等; 利用熏烟,喷水,地栽培,大棚覆盖等农技措施。 (言之有理均可得分,任答三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台风发生在热带洋面,有台风影响的地区在我国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读题可知,有暴雨、干旱、低温冻害、冰雹、台风等灾害的,第1项只能填西南地区。华北地区有春旱,夏季多暴雨、洪涝灾害,所以有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的第2项是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有冻害灾害,夏季有暴雨、洪涝灾害,所以有暴雨、洪涝、低温冻害等灾害的第4项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在山区有冰雹和暴雨等灾害,很少发生洪涝灾害,所以第3项是西北地区。 (2)预防低温冻害的措施主要是做好灾害预警,选择避寒宜林地、营造防护林、选用耐寒品系等。也可以利用熏烟,喷水,地栽培,大棚覆盖等农技措施减少冻害。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