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中国某区域图及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土壤盐碱化的发生是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从而造成土地肥力的下降。
(1)说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2)在同一年中,图中A、B两地比较,何地盐碱化较严重?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3分)
(3)下图为华北平原的鱼塘—台田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该模式在防治气象灾害方面有一定作用,请简述其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大致呈东北——西南向;东部沿海、中部山区降水多.由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降水越来越少;受地形影响中部山区降水多,东部沿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3分)
(2)B地严重? A地在山麓,地势高,地下水不易到达土层;B地地势低洼,地下水容易到达土层,在旱季蒸发旺盛时,容易发生土地盐碱化。(3分)
(3)雨季时鱼塘蓄水可减轻对台田农作物的涝渍灾害;水域面积增加,增加空气湿度,及台田作物的增加,可减少风沙;旱季时台田可提供灌溉水源用以抗旱。(每个要点1分,对两个要点得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
(1)根据图示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判断,大致呈东北—西南向;反映图示东部、中部较同纬度西部地区的降水量略多,主要从海陆位置和地形雨的角度分析降水量的差异。
(2)盐碱化的影响跟地下水位的变化有关,A地位于华北平原西部为缓斜平原,利于排水,故不易形成盐碱化,而B地位于冲积低平原,地势低洼,故地下水容易到达地表,形成盐碱化。
(3)影响华北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旱涝、风沙;而鱼塘可发挥湿地的作用,具有调节气候、调节河流径流量等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主创新获得最大利润是由“制造”转向“创造”的最大动力,江苏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并未出现断层。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地理事物的形状,C为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故C不正确。
考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与地理有关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