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A省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为________、________。
(2)A省区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一种解释)
(3)简析A省区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省区均为生态环境脆弱区,比较导致两省区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太阳能;风能
(2)风能: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势平坦;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太阳能:大风日数较多、持续时间较长等(或气候干旱,晴天多)
(3)该省区植被为典型的荒漠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更加贫瘠,生物物种减少,气候更加干旱,降水更少,风力作用更强等。
(4)A省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导致生物物种较少,生态系统脆弱;B省区位于高寒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导致生物生长缓慢,数量小,群落单一,生态环境脆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造成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舟曲县城一半被淹。读舟曲及其附近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1—2题。

1.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总趋势北高南低
B.黄土覆盖,千沟万壑
C.河流航运发达,航运价值大
D.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2.下面四项是小林对舟曲农业灾后重建、立体农业规划的记录。你认为他的记录哪一项错了
[?]
A.林牧结合,生态恢复
B.河谷甘蔗成带
C.半山林果缠腰
D.高山药材戴帽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A区域的放大图。据此,回答1—2题。

1、A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 ]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2、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 ]
A、水能、煤炭、石油
B、煤炭、水能、石油
C、煤炭、石油、水能
D、太阳能、风能、煤炭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表。据图回答1 ~3 题。

1.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 ]
A.太行山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秦岭
2.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 ]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 以下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 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3.当前,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
[? ]
A.盐碱地的治理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酸雨的防治
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参考答案:1、D
2、A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3题。

1、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参考答案:1、A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