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岩层分布和地貌景观判断,①图岩层发生弯曲,故判断为褶皱;②图示为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③图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④图岩层发生断裂,为断层构造。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任何地貌景观的形成都是受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岩层分布特征和地貌景观的特征,进而分析主要的内外力作用,并掌握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对地貌形成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桨冷却形成的火山岩,岩浆直接来自地幔。
(2)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3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小题1: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
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
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
小题2: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域图。
材料二:A城市10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
(1)试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汾河平原的成因。(4分)
(2)说明图中A城市降水较少的原因。(2分)
(3)请写出该时段影响A城市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4分)
参考答案:
(1)地壳下沉或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地堑,(2分) 流水的沉积作用。(2分)
(2)距海较远;(1分) 且太行山阻挡了夏季风。(1分)
(3)冷锋。(1分)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加大;(1分) 出现强降雨天气;(1分) 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下降。(1分)
本题解析:
(1)汾河平原属于地壳下沉或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地堑,后经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
(2)A城市位于内陆,距海较远。 虽然位于东部季风区,但是东面的太行山阻挡了夏季风。使到达的水汽较少,所以降水少。
(3)读图,该时段是10月份,北方冷空气活动增强,根据表格数据,该时段风向由西南风转偏北风,风力加大。出现强降雨天气,且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下降。说明影响A城市的天气系统冷锋。
考点:地貌类型及成因,区域气候特征成因,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