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到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我国高考的转折年。下面为2000年和2009年广东省和山东省10岁至20岁的人口(单位:万人)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
B.2000年与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数
C.与2009年相比,2013年广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D.2009年以后的几年内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将快于广东省
2、随着人口增长态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
A.限制高消费现象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综合题 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有关问题。

(l)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动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动________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表示____,目前对地球上D的估计,有三种学说,即____说、____说和____说。你赞成哪种学说并说出赞成的原因。
3、单选题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木桶”说法最正确的是
[? ]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2、日本、荷兰等国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4、单选题 表1为某地各要素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规模,据表完成1-2题

1.该地的人口容量及合理容量分别为:
[? ]
A.11万人、9万人
B.5万人、3万人
C.5万人、6万人
D.6万人、6.5万人
2.关于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警戒性
B.某地的人口容量应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C.某地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要根据人口容量来确定
D.某地应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5、单选题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 ]
A.资源的数量
B.人均消费水平
C.区域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