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7-03 06:20:05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正常年份,七、八月份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A.长江流域阴雨连绵 B.华北、东北降水增加 C.雨带撤回长江以南 D.雨带滞留在华南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正常年份,7、8月雨带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北方雨季开始,长江流域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小题2:利用各自优越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局部地区。 小题1:结合周边的地理事物判断,甲表示长江三角洲,乙表示珠三角。 小题2:两地都河湖众多,故发展淡水养殖,正确。B项,甲表示长江三角洲不是甘蔗产区,错误。C两地都不是甜菜产区,错误。D环境污染严重,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川气东送工程干线分布及长江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由于?的分布不均和?不平衡,要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和?性。(3分) (2)简述川气东输工程对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影响。(2分) (3)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中缅油气管道线,加强同中亚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简述这些举措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4分) (4)简述图示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开发水能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⑴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开放(3分) ⑵ 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排放,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分) ⑶ 缓解能源紧缺矛盾;增加能源进口多元化;摆脱马六甲之困;能源运输更加安全;良好的睦邻关系,使得能源供给更加稳定。(任答4点,4分) ⑷ 西南地区山高谷深,水位落差大;降水多,河流径流量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2分) 可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西部地区旅游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社会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任两点给2分)
本题解析: (1)由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水平分布不平衡,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和开放性。 (2)川气东输工程对上海影响主要是缓解上海能源短缺现象,改善上海大气质量。 (3)缓解能源供需矛盾,进口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和稳定供给。 (4)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发,河流径流量大,因此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带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口总量(%)
| 人均GDP(元)
| 东部
| 59
| 41. 1
| 10. 089
| 中部
| 27
| 35. 7
| 5. 407
| 西部
| 13
| 23. 2
| 4. 217
| 小题1: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的差异 经济发展速度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差异: 小题2: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小题3:分别写出三个经济地带最显著的一个区位优势和一个劣势 东: 中: 西:
参考答案: 小题1:东大于中大于西?东大于中大于西 小题1:有所扩大 小题1:东部地带:①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对外贸易发达;②技术水平高;③农业发达;④交通发达;⑤能源、原材料不足。 中部地带:①能源丰富;②矿产资源丰富;③牧业发达;④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⑤内河航运发达⑥水土流失严重等 西部地带:①水力资源丰富;②能源、矿产资源丰富;③旅游资源丰富;④工业基础薄弱;⑤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表信息可知,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都是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 小题1:从图表信息可知,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渐扩大。 小题1:本题根据地理位置,从能源,市场,交通,科技,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如今丝路游又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丝路重镇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观,但敦煌没有游人如织的景象,而略显简陋和寂寞。莫高窟是敦煌艺术的精华,它有大小洞窟几百个,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每年轮换开放十个洞窟。 材料二:“丝绸之路”地图
 小题1:如果游客冬春季节到敦煌旅游要注意防范__________天气。 小题2:“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敦煌石窟面对黄金周期间急剧增多的旅客,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简析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小题3:结合材料一、二,综合评价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参考答案: 小题1:寒潮(或大风降温)、沙尘暴 小题1:①保持风景区的环境质量;②保障旅游质量。 小题1:优势: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因而游览价值很大。 缺点: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市场距离远;地处偏僻,通达性差;处于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差;莫高窟洞窟开放面积小,环境承载量有限。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地理。 小题1:冬春季节,为沙尘暴多发时期,且地处纬度较高,冬春季节的低温(寒潮); 小题1:根据旅游景点的环境承载量,限制游客数量,以保护环境,也保护游客的权益(旅游质量); 小题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质量、地区接待能力、交通条件、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