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昼夜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四季更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都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而形成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形成地方时的差异,故B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区别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会发生微弱的变动,据此讨论下列问题。

(1)若此角度变大,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会怎样变化?
(2)若此角度变小,则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及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将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幅就变小;同样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幅也变小
(2)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范围就会扩大;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将在夏季时北移,冬季时南移,移动的范围较原来增大
本题解析:
地轴与黄道面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如果该角度变大,则黄赤交角变小,反之则变大。(1)地轴与黄道面夹角变大,黄赤交角则变小,那么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范围就会减小。北京在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就会变小,冬至日时则变大,一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幅就变小了;同样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幅也变小了。(2)地轴与黄道面夹角变小,黄赤交角则变大,那么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范围就会扩大。气压带、风带是随太阳直射的移动而移动的,所以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将在夏季时北移,冬季时南移,移动的范围较原来增大。黄赤交角及其变化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球的日期及日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界线 91exam .org都是固定不变的
B.地球上的日期在任意时刻都有两个
C.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区时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D.国际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上的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则上是以1800经线为准,但存在一波三折的现象),另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即0:00和24:00的分界线,这是任何一条经线都有机会成为自然日界线,是不固定的,当这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即每天北京时间的20:00时,全球同一日期,其它情况下都存在两个日期。由此可见选项A B D均是错误的。根据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对全球时区的划分,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都是半时区,1800经线作为其共同的中央经线,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区时就是1800经线的地方时,但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的日期早一天,西十二区的日期晚一天,故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对双日界线的概念理解与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公转速度最快的点是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公转轨道上,近日点速度最快,冬至日离近日点最近,所以速度最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我们考试时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因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对比四城市,广州的纬度最低,所以白昼最长。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实地考查白昼时间的长短,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