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8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商品率高是因为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E.水热条件优越
F.人均耕地面积大
G.市场广阔
H.农业科技先进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首先单产高应该是农业科技先进的结果;其次,生产效率高应该是机械化水平高的结果,而机械化水平高必须以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前提,通常人少地多的地区,因劳动力不足,才实行机械化生产;同时,市场广阔会导致商品率高。
2.与东北相比,长三角地区在水热条件、市场条件、科技水平上具有优势,但长三角人多地少,而东北人少地多。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是我国棉花主产省区1980?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变化图(图中10省区棉花种植 面积之和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90%以上),读图回答下题。
1.据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2.新疆是我国棉花质量最好的产区,其优势条件是
A.1980?1990年山东省棉花产量居全国首位
B.1990?2005年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C.1980?2005年河南省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后减
D.1980?1990年南方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比重下降
E.光照丰富
F.灌溉水源丰富
G.地广人稀
H.土壤肥沃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看不出1980?1990年山东省棉花产量,A错;1990?2005年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棉花种植面积下降趋势,B错;1980?2005年河南省棉花面积先增后减,看不出产量的变化,C错;图中1980?1990年南方棉花种植面积增加的比重小,方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占全国种植面积的比重下降。选D正确。
2.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内陆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成为我国棉花质量最好的产区。
考点:本题主地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初期市中心吸引工业集聚的优势是2.有关该地工业结构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市场和交通
B.资源和市场
C.市场和科技
D.资源和能源
E.传统工业萎缩,因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挤占工业区
F.传统工业虽然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但由于容易污染水源,所以规模减少
G.交通和科技的进步带动该地高新技术的发展
H.因为高新技术工业区用水量大,所以需靠近河流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属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问题,注意图中工业区位置、规模的变化。早期在城区中心有传统工业区,位于河流沿岸,没有高速公路。传统工业一般对于技术要求不高,故C不选。再依据材料提到“我国南方”,可知南方缺少能源,故D不选。传统工业对交通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位于城区中心说明市场广阔,故A正确。
2.注意图中工业区位置、规模的变化。到中期,传统工业区城市中心转向城市东北方向,且规模扩大了,城市规模也扩大了,而且传统工业区靠近郊区,靠近河流。从风向来看,依据材料“我国南方”,盛行风为东南风和西北风,现在传统工业区位置: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减少了对城市的大气污染。从河流流向来看,相对靠近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位置,也减少了对该城市的水污染。仍然靠近河流,说明河运非常重要。到后期,传统工业区的位置没有变化,规模减小了,但是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传统工业规模减小,应是该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工业所有的一些优势条件不断丧失,竞争力下降,而环境要求不断提高,故传统工业区的规模缩小了,而不是城市扩大挤占了传统工业区的用地,故A错。因位置没有变化故从风向来看是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区,而不是上风向,也不是河流上游,故B错。到后期,图中多了一条高速公路,二期在城区西南郊区与高速公路结合处出现了高新技术工业,此种工业对技术、交通要求较高,故C正确。而高新技术工业对水源要求不高,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对工业区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通讯网络对工业区位影响不突出
B.原料地对工厂区位影响逐渐减弱
C.因为高速公路是封闭式管理,所以沿线地区对工业吸引力不大
D.工业生产自动化,所以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逐渐降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常常发生变化的,例如由于科技的发展,原料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原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原材料对工厂区位影响逐渐减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通讯网络对工业区位影响也越来越重要。虽然高速公路是封闭式管理,但沿线地区交通便利,对工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工业生产趋向自动化,所以对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应是逐渐提高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种农作物优势种植区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作物可能是2.与B优势区相比,该农产品在A优势区品质较高的主要原因是3.近年来,该农作物在C优势区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小麦
B.棉花
C.大豆
D.水稻
E.水热充足
F.生长周期长
G.土壤肥沃
H.机械化水平高
I.农产品价格下降
G.市场需求量降低
农业科技进步
城市化水平提高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通过读图可以看出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所以该农作物应为水稻;而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华北地区以及南疆地区;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故正确答案为D。
2.与B优势区相比,A纬度更高,热量条件不足,故A错误;由于A纬度高为一年一熟,生长期更长,产品品质较高,故B正确;A优势区的确土壤肥沃,但主要是对水稻的产量影响更大而对水稻品质影响较小;机械化水平高低对水稻品质影响较小。
3.C优势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改革开放,该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较多,且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在较少,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的区位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