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它体现了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社会经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影响山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条件? B 气候条件? C 技术条件? D 消费水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网点的布局。山区由于人口和交通线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故商业网点也沿着交通干线分布于河谷地带。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1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6分)
(2)根据图b,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多少倍?根据图a、图b,试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10分)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图c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型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1)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和地表的硬化,使城市成为“热岛”。促使空气对流上升;城市上空多降水所需的凝结核;城市增加地表空气运动摩擦力,使降水系统停留时间延长。(6分)
(2)7~8倍(2分)城市建筑使绿地(裸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集聚而形成雨涝;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泄下渗的地下水,甚至出现喷涌现象,加剧城市雨涝的形成。(8分)
(3)通过透水广场、绿地和蓄水池(人工水库),促进雨水下渗和储存。减少城市地表的暴雨径流量,延缓汇流时间,防治城市雨涝;储存在地下蓄水池(人工水库)的水,通过过滤净化,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数量;通过回灌井等又可及时补充地下水,防止城市因开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等。(10分)
本题解析:
(1)“雨岛效应”是指城区降水多,其原因联系降水的形成条件去分析,上升气流和凝结核是降水形成的必要条件。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和地表的硬化,使城市成为“热岛”、促使空气对流上升;城市上空多降水所需的凝结核;城市增加地表空气运动摩擦力,使降水系统停留时间延长。
(2)读图b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是35毫米左右,而混泥土方砖地约是5毫米左右,那么草地的降水损失量是混泥土方砖地的7~8倍;读图可知城市的草地的降水损失量最大,而城市建筑使绿地(裸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集聚而形成雨涝;从图a可知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泄下渗的地下水,甚至出现喷涌现象,加剧城市雨涝的形成。
(3)读图c中各项设施的功能可知:透水广场、绿地和蓄水池(人工水库),可以促进雨水下渗和储存,进而减少城市地表的暴雨径流量,延缓汇流时间;储存在地下蓄水池(人工水库)的水,通过过滤净化,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数量;通过回灌井等又可及时补充地下水,防止城市因开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图,图中城市布局合理。据此完成1—3题。

1、从工业联系的角度考虑,在该城市规划一个机械工业区,适宜的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在该城市中规划一个高级住宅区,则下列地点适宜的是
[? ]
A、①
B、④
C、⑤
D、⑥
3、图中①地更适宜发展
[? ]
A、高档酒店
B、文化区
C、行政区
D、绿化区
参考答案:1、D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福建省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内陆地区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平原广阔,农业生产水平高?
B.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密集
C.生态环境良好,环境承载力高?
D.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2.图中高速铁路是我国沿海客运铁路专线中的一段,其对该省产生积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善交通运力紧张状况?②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③缓解能源紧张局面?④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