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南美洲 B.欧洲 C.北美洲 D.亚洲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小题1:注意“自然条件”;
小题2:图示反映,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亚洲;
小题3:“超级高产杂交水稻”属于培养良种,利于提高单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8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9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会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______。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1)变化规律:由少到多。原因: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
(2)耕地总量下降; 青海?江苏
(3)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使耕地减少。?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
(4)差异:甲省以种植为主,畜牧业和渔业也占重要地位;乙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渔业比重低。
原因:甲省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本题解析:通过两省的轮廓、经纬度位置,结合主导农业部门,可以分析出,甲省为江苏省,乙为青海省。(1)从乙省会到甲省会最短铁路线为从西宁到兰州的兰青线,从兰州到连云港的陇海线,方向是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近,降水逐渐增多。(2)从图9可以看出两省耕地面积都在缩小,2000-2005年期间,江苏省减少了约150单位,变化率为150/650=23%,而青海省减少了约225个单位,变化率为225/5000=4.5%,可见,变化绝对量大的是青海省,变化率大的是江苏省。(3)江苏省位于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众多的人口迁入,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占用了大量耕地,而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主要产业是畜牧业,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问题,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国家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耕地面积减少了,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4)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河湖众多,适宜发展种植业、渔业和以粮食为饲料的养殖业。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降水少,渔业比重小,农业特点是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