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7-03 06:38:32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Ⅰ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弧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12分)
 (1)在图上标出180?、45?W经线。(4分) (2)在图上相应位置用斜线画出夜半球。(2分) (3)此日,地球位于图Ⅱ中甲、乙、丙、丁中的?处(2分),公转速度?(2分)。 (4)A处的地转偏向力比B处?。(2分)
参考答案:(1)见图(4分)? (2)见图(2分)
 (3)甲(2分);较快(2分)。? (4)小(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 小题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球公转方向(逆时针)可以判断该示意图为北极上空投影图,甲为近日点(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由甲到乙期间太阳由南半球向北移动,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确答案选B。 小题2:从图中可以判断地球在甲位置时,处于近日点附近,北半球为冬季,黄河流域为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时期,潘帕斯草原一片葱绿(南半球为夏季),因三峡水库处于枯水期,水量较小,流速较慢,水质较清。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正确的是(? )? A.顺时针 B.逆时针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3.5°N、135°E B.23.5°S、135°W C.23.5°S、135°E D.23.5°N、135°W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示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故判断图示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故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即正午12时所在的经线,根据图示为E点所在经线,结合180°经线的位置可推算其经度为135°W。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自转方向、晨昏线分布特征、经度数分布等基本信息进而分别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位置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 此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_。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一架飞机由A地飞到B地,其 最短飞行航线为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 。(8分) (2) 如图所示季 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分) A.亚洲东部沙尘暴频发 ?B.非洲河流处于汛期 C.欧洲南部温和多雨 ?D.南美草原一片枯黄 (3) 简述此日期之后的半年内,位于广州市中心(23°07"N,113°15"E)的地标建筑“广州塔”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并概括说明当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5分) (4)一年中M、N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单项选择)(1分) A.N地最大? B.M地最大? C.两地不同? D.两地相同 (5)此日N地日落方向?。(1分)
参考答案: (1)12月22日(1分) 15°E (1分) 165°W向东至180°(180°向西至165°W)(3分) A-M-B(1分)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2分) (2)C (1分) (3)由长变短,直射时影长为0(无影长),之后再逐渐变长。(3分) 昼渐长,夜渐短。 (2分) (4)D(1分) (5)西南(1分)
本题解析: (1)由)30°W和60°E 夹角可知MN线经度为15°E,东经度递增的方向(西经度递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晨昏线和极圈相切于M点,极圈以内为极夜现象可知该日为)12月22日;M点为切点地方时是12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15°E;0时经度为165°W,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165°W向东至180°(180°向西至165°W);由A地飞到B地最短航线沿晨昏线飞行,方向先由A-M 再由M-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2)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只有C项正确。 (3)此日期之后的半年内即是由冬至日至夏至日的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移动至北回归线,“广州塔”在此时间内有太阳直射现象,因此其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由长变短,直射时影长为0(无影长),之后再逐渐变长;当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为昼渐长,夜渐短。 (4)M、N两地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 (5)此日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以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本题难度:简单
|